​有时候看一场电影就像谈一场恋爱,如果影片中出现了多个喜爱的演员,会发现自己忽然就成了多情的人。

看电影《少年的你》就是这样,我们同时喜欢上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表演,如果要问他们俩要pick谁,那会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我们喜欢上的是戏里的陈念与小北,还是演员周冬雨和易烊千玺?我们是感动于戏里男女主角互相保护的关系,还是因周冬雨和易烊千玺超赞的演技碰撞,磕起“周易cp”?

目前,《少年的你》已经上映4天,口碑和票房都大爆,除了对校园霸陵和对青春期心理的真实呈现,两位主角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表演更成了讨论的焦点。所以,不妨直接聚焦于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表演,让他们pick一番。

pick周冬雨:角色不设限,能量无极限

先来说说周冬雨。如果用现在饭圈文化流行的争番位,周冬雨就是没有争议当之无愧的一番女主。

影片以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开场,此时已是许多年后,她成为一名英语老师给学生讲解used to be和was的区别。她的例句是: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对英文语法不大懂的观众不必着急,陈念在缓缓告诉学生used to be包含了对于失去乐园的感叹时,画面给她大近景,每说一句话都有耐人寻味的表情,一看就是一张有故事的脸,用了声画合一直观解析了什么叫不可挽回的惋惜。

周冬雨一开场就为影片奠定了深沉基调,她眼里的光芒有一种念念不忘的倔强,淡然的表情里又有一种云淡风轻的释然。在此基础上,两个少年的故事得以顺畅展开。

故事里有备战高考、校园欺凌、犯罪悬疑,哪一个都不容易,都耐人寻味,而周冬雨的演技始终到位。

角色契合度上,27岁的周冬雨演起高中生毫无违和感,不是因为她青春逼人,而是在她素面朝天分明可见雀斑的脸上,我们看了一个真实的、普通的却又充满能量的高三女生。

哭戏表现上,和《七月与安生》相比,周冬雨的安生是外放性格,哭得很彻底很尽兴。

而在《少年的你》中她的哭戏更加内敛克制。比如当母亲老赖身份被揭穿,班级同学各种嘲笑时,她演绎的陈念是先抖动嘴唇努力不让眼泪落下,但最终眼泪还是不争气的划了下来。这种糅合了隐忍、脆弱和坚韧的哭会让人更心疼。

虽然周冬雨在《七月与安生》里已贡献了影后级的表演,但后面很多人会把她定位为只能演古灵精怪、叛逆倔强的小女生。

这一次,周冬雨打破了这种偏见,因为她演得是乖巧的、懂事的但依然能迸发出强大能量的角色。这种突破犹如她在《山楂树之恋》时被定位为清纯代表后马上就能用更多风格迥异的作品推翻。pick易烊千玺:确认过眼神,已经路转粉

易烊千玺这个特别的名字一下子就能知道他是00后,去年刚刚成年。

虽然他所在的TFBOYS 组合早就在2013年以初中生的稚嫩形象出道,但是除了知道他们传唱度特别高的“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之外,我对他们知之甚少,就是一个路人粉。

因为之前没有太多关注,所以最近一两年,会感觉他们是一下子成年,特别是易烊千玺去年考上中戏后,开始以演员身份让人瞩目。

今年夏天他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饰演李必时中规中矩,像一个好学生努力完成了一次规整但略显稚嫩的作业。

而现在他在《少年的你》中表现惊艳,可以说是通过演绎与他固有形象有反差的“小混混”完成了演员进阶之路。在这里如何以演员视角看易烊千玺呢?请看他的眼神。

也从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出场说起。他第一个露脸镜头是在一顿暴揍中,被人胁迫得抬起头,一脸黑乎乎的脏血迹,但眼睛却特别明亮,明明自己处境艰难,却对眼前被迫要亲自己的陌生女孩投以心疼的眼神。

在被警察盘问检查时,他则装出一副强悍的样子,其实可以从他凶狠的眼神里看到涉世未深的慌张。这和人物的设定有关,小北一直成长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了保护自己,他必须伪装自己。

影片中还有很多值得解读的眼神,整部电影在表现人物情绪上用了很多特写镜头,作为心灵窗户的眼睛则需要担当了最有表现力的部分。

易烊千玺演眼神到位,演技也就到位了。此时根本不需要粉丝滤镜,他硬朗的外表,柔软的内心,真诚的演技早就直击心灵,从模糊的人气雪花,我粉上了更有质感的演员易烊千玺。

pick少年的他们:遇强则强,互不辜负

分头说完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各自的表现后,是时候说说两人的互动戏,因为他们颇有遇强则强,互相成就的意味,就像戏中他们是互相保护的共生关系。

刚刚认识不久时两人对话是暧昧中透着纯真,小北第一次收留陈念过夜时,一个问“热不热”,一个问“硬不硬”,看起来两人像在“开车”,但分明又只是单纯的关心对方睡觉的床铺和沙发是否舒适而已。

这让影片在沉重的基调了多了几分轻快和幽默,虽然后面我们越来越笑不起来。

到了影片后半部分,最后那场探监戏中,两个人相对无言,饱含泪水的脸透过玻璃折叠到了一起,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是少年的他们都已如此克制隐忍,这让观众也默契的几欲想哭又暗自忍住,因为成年的我们更需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除了演员表演上的互相成就,我最动容的是两人在戏中的结局不是以一方牺牲为代价成全另外一个人的完全自由。虽然有金句如“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听起来很容易让人感动,但成年后的我更知道尹昉扮演的警察说得“如果小北就这样顶罪,陈念的一生就完了”才是现实。

因为有警官的坚持和引导,两个少年最终以相对双赢的结局前后走到一起,否则很有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白夜行》,女主堕落,男主消亡。

虽然戏外关于原著小说融梗的话题还真将两部小说联系在一起,但是作为都只看过影视化作品没看过小说的人来说,我更喜欢《少年的你》这样的结局和处理方式,它更理性更温暖。

残酷青春不一定要像日式那样一丧到底而追求极致的美。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少年的他们何尝不是呢?人生每个阶段都艰难,还是多给人一些希望,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靠着这些希望才能熬出头。

最后,我们到底要pick谁已经不重要了,答案虽然不明晰,但我们确定有希望的“少年们”都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