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外疫情爆发程度超乎想象,简直就是“人间炼狱”,截止到4月7日13点,国外的已累计确认1267466人,累计死亡71561人。然而即使疫情如此猖獗,有些民众依旧“放飞自我”,他们并没有看到那些为他们负重前行的人。

国外财政部长自杀,确诊护士自杀:精神崩溃是如何击垮一个人的?

这种行为使得好几位市长纷纷“发飙”,意大利德利亚市市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在线怒怼市民,发出灵魂拷问:

“我坚持跑步20年了,我们城市常年跑步的就20个,一封闭你们就爱跑步了,你们上一次跑步还是在小学操场吧?”

“你们喜欢抽烟我管不着,为啥不能一次多买点,非要天天出门?”

“你们邻里关系什么时候变这么好了?吃烧烤,开什么玩笑!你们是在玩火啊!”

国外财政部长自杀,确诊护士自杀:精神崩溃是如何击垮一个人的?

这些质问与之前在广播站喊话的村长过无不及,视频中他多次发出绝望的吼声,表情更是一脸大写的崩溃。

每天看到死亡人数的增加,不仅仅市长在崩溃的边缘,很多直接面对死亡的一线医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更是在崩溃的边缘,有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是人们的期望,没有人允许我崩溃”

据意大利媒体25日报道,伦巴第大区蒙扎市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34岁的女护士自杀身亡,死前她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意大利护士联合会发布消息称,尽管还不清楚确切的死亡原因,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工作压力和担心自己会感染他人都与此事有关。

这是意大利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第二名自杀的抗疫护士。一周前,威尼斯省一家医院负责护理新冠肺炎病人的49岁女护士在出现发热症状两天后投河自尽。

国外财政部长自杀,确诊护士自杀:精神崩溃是如何击垮一个人的?

除医护人员外,当地时间28日,现年54岁的德国黑森州财政部长托马斯·舍费尔被发现死在铁轨旁,经警方调查取证发现其为自杀。舍费尔在黑森州从政20多年,自2010年起担任财政部长,一直被视为州长布菲耶的接班人,他的突然离世让所有人倍感震惊。布菲耶在29日表示,舍费尔的死与新冠疫情有关,他对病毒蔓延造成的后果感到绝望。布菲耶称,“舍费尔担忧是否能满足当地民众的巨大期望,尤其是在财政方面缓解疫情的影响,我不得不说这些忧虑压垮了他。他显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他绝望了,离开了我们。”

无论是自杀的女护士,还是财政部长舍费尔,都陷入了“神经崩溃”之中。心理学家Abrams认为,神经崩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个体陷入强烈的抑郁、焦虑,或感到压力过大,以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陷入神经崩溃的人可能会出现有以下几种“症状”:“感觉生活中处处是压力,好像要把自己压垮”,“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变得特别艰难,无法处理”,“陷入抑郁情绪,比如极度的沮丧、绝望”,“想要逃离生活,甚至可能有自伤、自杀的念头”,“表现出焦虑症状,比如紧张、发抖、心悸,甚至惊恐发作”,“强烈的情绪波动,或原因不明的情绪爆发”,感觉自己“要疯了”......(以上症状非专业评定标准,不建议自评,如有问题,请去三甲医院诊断)

国外财政部长自杀,确诊护士自杀:精神崩溃是如何击垮一个人的?

太宰治说:生活像一个巨大的枷锁,稍微动一下就会流出血来。而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舍费尔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25日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那时候的他和往常一样镇定自若,出口成章。但实际上他已经有了一些“预兆”,TAZ援引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前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财政部长诺贝特·瓦尔特-博尔扬斯曾与舍费尔共事7年,他们结下了比同事还亲密的关系,最近还保持着联系,但他发现,舍费尔近来“有着不可名状的悲哀”。据德国日报TAZ报道,舍费尔在死前录制了一段遗言,说他对社会和自己“感到无望”。

导致舍费尔最后选择自杀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持续性压力,也有疫情带来的绝望,但从情绪的角度来说,导致他精神崩溃的背后,可能是长期的情绪压抑。作为财政部长的他长期以来的压力一定是非常大的,作为领导者很多时候需要顾及很多个方面,他的某些想法和情绪不方便向家人释放,更不便于在公众面前表达与发泄,当他自己内心的情绪一直压抑在心中,并且也没有机会得以释放,负面情绪就会不断地被埋入潜意识中。长此以往,这些被积攒的负面情绪就以让人意想不到的形式显露出来,比如焦虑的情绪,绝望感,难以解释的悲伤,这也是为什么在亲近的朋友看来他有着不可名状的悲哀。

原来是因为“自我憎恨”

前两天,朋友找到我,告诉我说,她的妹妹小希最近好像特别压抑,也不和家里人说话,每天都是闷在房间里学习,但似乎效率不高,嘴里总是嘟囔着“考不上怎么办”。原来,小希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她在19年时报考了研究生考试,由于疫情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复试,她十分着急,并且由于她的分数不是很高,也不知道排名,所以她每天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刷关于考研复试的消息。现在,她一边要面对着毕业论文的压力,一边还要考虑着如何复试逆袭,她头发也不梳,脸也不洗,就是干坐在房间里学习,一坐就是一整天。

国外财政部长自杀,确诊护士自杀:精神崩溃是如何击垮一个人的?

小希之所以这样不仅仅是因为考研复试和毕业带来的压力,还因为内心的冲突——“自我憎恨”。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自我憎恨与自尊实际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小希为了克服考研复试带来的焦虑,以及毕业论文带来的不安全感,她就会在想象中创造了理想化自我,这个理想化的自我无所不能,特别完美,毕业论文顺利通过,考研复试逆袭成功,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现实自我是弱小的,甚至让她认为是一无是处的,因此,引起了她的自我憎恨

霍妮总结了6种自我憎恨的表现形式:对自我无情的要求,自我谴责,自我轻蔑,自我挫败,自我折磨,自我毁灭。

霍妮认为,对自我的无情要求是个体把自己改造成理想化自我的手段。小希之所以无休止的学习,是因为她认为自己“必须”考上这所学校的研究生,并且这种专横的“必须”剥夺了她内心的自由,使她自我憎恨。另外,她因为无法掌控的外部因素,如考研复试无限延期,她为了学业上暂时的失败而自我谴责,痛斥自己,也使得她自我憎恨;小希对自己无情的要求、自我谴责、自我轻蔑、自我挫败都是在折磨自己,除此之外,她不让自己休息和娱乐,她从这些对自己造成的痛苦感中,会感受到报复性的满足。

霍妮还认为,自我憎恨最终以自我毁灭的冲动和行为而告结束,自我毁灭可能是急性的或慢性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见诸行动或仅是想象的,肉体的或心灵的、精神的。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护士,因为自己确诊新冠肺炎而自杀,其实也是由自我憎恨导致的肉体上的自我毁灭。而这里,小希自我毁灭的主要表现为忽视了自己的外表,不修边幅,让自己变得比较邋遢,并且出现了强迫性重复行为,强迫自己无休止的学习,不管效率如何。

如何战胜绝望感?

虽然疫情对于国内的影响在逐渐下降,但这并不代表着胜利,由于疫情在国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的出口贸易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致使很多外贸企业入不敷出,面临倒闭。其他各个行业也依然受疫情影响,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产生自我憎恨,甚至是绝望感,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国外财政部长自杀,确诊护士自杀:精神崩溃是如何击垮一个人的?

1.培养自我认同感,快乐地接受现实自我

我们之所以感到绝望是因为主观的认知偏差,同时我们憎恨自己无法改变。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我憎恨,那么我们一定有比较低的自我认同感,习惯否定自己。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自我认同感,快乐地接受现实的自我,这种接纳并不代表着认为自己完美,而是在肯定自己是有价值的人的基础上,接受自己的缺点,尽力改正。

另外,有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认同的形成,是人们做出很多重要人生选择的基础。所以自我认同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会让我们减少绝望感。

2.释放负面情绪,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前文中提到,精神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情绪的压抑,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去释放情绪,比如,找家人朋友聊天,运动,或者冥想的方式,让自己发泄情绪,如果担心别人无法理解自己,也可以试着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另一方面,别忘了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做自我证实预言,是指当你对一件事进行预言或者解释之后,你往往就会把事情的发展按照自己预言和解释的方向推进,结果预言就这样自己兑现了自己。所以,试着对自己做出一些积极的预言,也许事情真的就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哦。

3.学习自我关怀,善待自己

自我关怀这一概念由心理学家Kristin Neff提出,主要指的是一个人能够:自我友善,即对自己宽容以待;认识到经历的普遍性,即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也在同样经历着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情绪平静,即不会过度沉溺于痛苦的情绪中。虽然这看起来很难,但你要相信,脆弱和不完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你也一定可以像其他人一样,经历痛苦后,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国外财政部长自杀,确诊护士自杀:精神崩溃是如何击垮一个人的?

心理博士海蓝曾说过“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时候,对我们最严厉、最严苛,甚至很残酷、不肯放过我们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留一份真正的关怀,给自己。

文/玉兮之 燕园心理团队

▽点击“了解更多”,备注“***”获取属于你的线上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