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快速发展,外界是如何看待的呢?“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领域处于世界领先者的位置。”10月25日,在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同期,组委会组织的“未来出行说”专访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出行理事会联席主席、能源转型委员会(ETC)主席阿代尔·特纳(Adair Turner)在接受《中国汽车报》等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

♦新能源汽车中国领先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领域将会保持一个领先者的位置,如果看欧洲的汽车生产制造商,就会发现他们中有很多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在燃油汽车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优势。”阿代尔·特纳表示,中国和他们不同的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是超过欧洲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奔驰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所以,在中国良好的发展环境下,在政策推动下,已经实现了经济效益。接下来,要稳步推动这种增长的动力,保持领先。

阿代尔·特纳说,如今,在伦敦推出的电动出租车,会发现这些出租车的生产制造商全部是中国制造的,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已拓展到国际,也已经出现领先的优势。如果下一步能够更好的结合技术发展,把电池的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中国的领先优势将会更持续。“我认为在下一步发展电动汽车的路径当中,最应当重视的是政策方向,以及尽可能的提出新的目标,来确保电动汽车的推广,包括一些产量销量等目标,中国禁止燃油车的目标时间应该更早,并强化一系列的支持,才能保证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面良好的发展势头。”阿代尔·特纳认为。

♦哪种路线是主流?

对于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纯电动技术和燃料电池二种技术,阿代尔·特纳表示,两种技术的应用场景是不太一样的,决定这种应用场景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在于车辆所行驶的距离。对于城市内的公交车和物流车、出租车等短途使用的车辆,纯电动的技术是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另一方面,对于燃料电池特别是氢燃料电池这一块,主要是应用于未来的中长途的距离运输,包括在载客运输等的方面,未来氢燃料电池会成为主要的方面。中间的形态就是混动的模式,汽车搭载氢能,利用电能进行行驶,也会在未来被应用于卡车和客车的方面。总的来说,在未来中国100%的纯电动的应用化,包括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这二个方面,将是中国势在必行的一大趋势。

至于电动汽车的价格问题,阿代尔·特纳表示,中国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下,电池的价格将会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电动汽车整体的价格将会低于燃油车。未来最主要的障碍或者影响电动车发展的问题,是充电基础设施。

在阿代尔·特纳看来,充电基础设施包括二个层面,一种是普遍用于私家车的慢充,理想的状态是随时都可以找到。另一种是应用于长途的快充,为解决这一障碍,于此,一方面需要公共政策手段的支持,来尽可能的满足在慢充桩的建设,在市场的推动下,最终充电基础设施的价格也会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的趋势,使整体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满足发展的需求。

♦无人驾驶是新锐

阿代尔·特纳表示,目前未来的无人驾驶的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由中国汽车企业提出会在2028年之前,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这种成熟的技术,这已经是非常的超前了。另外,完全的无人驾驶,可能需要更多的不仅是车辆本身的变化,还会涉及街道的重新设计和规划,满足无人驾驶的需求,很多的方面需要整合才能实现目标,包括车辆本身的设计和数据平台的建设等。这不仅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需要国家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无人驾驶是一个未来非常复杂的问题,等于车辆的生产者来说,未来生产的不仅是车辆,还有服务,包括配套的一些不同层次方面的服务。需要汽车厂商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支持,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阿代尔·特纳认为,中国现在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在无人驾驶方面比较靠前的发展地位,许多城市已经对发展无人驾驶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区别。西方有的国家,会提出无人驾驶可能更多的是完全脱离于整个交通体系或者社会环境技术的存在,完全是自己的模式在城市当中去运行,这个有点过于幻想和不切实际。“在中国,各个利益相关方应该相互合作和整合,包括技术供应商、用户和政府,都要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才能把无人驾驶做的更好。”阿代尔·特纳认为。

(此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