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渴望世界見證中國人登峯的松林,因爲十五年前由於自己而失去的攝影機,而念念不忘,對這代的攀登者訓練格外的嚴格,寄託着自己未完成的夢想。1975年的登峯似乎也是如此不順,第一次五洲受傷,楊光失去右腿,從雪地裏掙扎站起,不讓人扶的胡歌再也不是嬉笑的模樣,“我可以,我可以”,對命運不服輸的楊光讓人如此心疼。

背朝燈火,面朝星光,下一步就在前方白雲之上,哪來悲傷,萬古只見雪茫茫每寸冰霜,每寸鋒芒,每一步都是信仰往來絕壁,那道天梯,可以是我的肩膀

巍峨的珠穆朗瑪峯氣勢磅礴山巒疊嶂,攀登者登的是自然之峯,更是命運之峯,人生不止不歇,不一樣的高度,不一樣的風景與人生。

電影剛開始,就有學生質疑方五洲1960年登頂的真實性,巍峨宏大的珠峯,壯闊險峻卻又偉美非常的自然面前,人類如螻蟻般匍匐前行。自然的變幻莫測,人類渺小得似是如此不堪一擊,雪崩、風暴、脆弱的血肉之軀在它面前顯得如此可笑。人類很脆弱,人類也很堅強,存在便意味着前進,誰也不能在時間長流中停步不前。人終歸是要有夢想的,無論是攀登高鋒還是戰勝自己,或是其他形式,它都推着你不斷前行。

攀登精神的傳承從六零年的老隊長到方五洲,再由五洲到李國樑,前路兇險未知,依然阻擋不住人類挑戰的腳步。1960年第一次登頂成功回來的五洲洋溢着喜悅,矯健的身軀攀援在廢棄工廠建築上,如此有魅力,依稀記得曾經飛刀中他眯起眼睛笑起來的樣子溫暖而迷人,如今雖是皺紋爬上了面頰,卻更閃着晶瑩的魅力。

或許再美好的青春容顏,也抵不過滿懷信仰與勇氣的滄桑面龐。

“方老師,人爲什麼要登山?

人類是註定要走向未來的,大洋深處,喜馬拉雅,甚至外太空,我們就要在這個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中走向未來,所謂滄海桑田正是地質構造之偉力所在……”

六零年的登峯因爲沒有影像資料而不被世界承認。

“爲什麼沒有留下照片?

爲了救松林。

……不管是我們今天的勝利,還是明天的強大不需要所有人的承認”

傑布,松林,五洲峯頂歸來,回到現實生活中,卻又顯得如此寸步難行,鍋爐工,牧羊的三人卻都默默懷着再次登峯的夢想,十多年念念不忘。

沒有勇氣說出口的愛,猶如翻不過的山

“那天在工廠到底想說什麼?”

……

“登山對我來說是天堂,對普通人來說就是地獄”

胡歌飾演的楊光最開始出現時,有一種多年前仙俠的樣子,嬉笑逗趣,是整個電影中唯一的詼諧。

玩世不恭的外表下藏着的是對命運不低頭的心,即便是馬凡綜合症,即便是失去了一隻腳都阻擋不住義無反顧走向珠峯的決心。

山就在那兒,登不登是自己的選擇,命運一直在眼前,走向怎樣的高度也全在自己,珠峯的美麗與危險並存,高處的風景總是需要付出不一樣的勇氣與毅力,走向更高人生高度的人不懼危險勇敢前進。

登峯是用身體去感觸自然界的偉大,感觸自己人格與意志的昇華。

渴望世界見證中國人登峯的松林,因爲十五年前由於自己而失去的攝影機,而念念不忘,對這代的攀登者訓練格外的嚴格,寄託着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1975年的登峯似乎也是如此不順,第一次五洲受傷,楊光失去右腿,從雪地裏掙扎站起,不讓人扶的胡歌再也不是嬉笑的模樣,“我可以,我可以”,對命運不服輸的楊光讓人如此心疼……二次,李國樑(井柏然飾)犧牲,爲了隊友自己割斷繩索掉入懸崖,卻牢記松林的囑託,把攝影機遞給了隊友……那場曾經害怕心上人受苦訓練中偷偷作弊的稚嫩愛情,那場逐漸成熟落地的愛情,那個在雪山痛哭的黑牡丹……

第三次,錯過兩次登頂窗口期的方五洲們。在氣象專家徐纓的幫助下再次出發,而徐纓卻也用自己的生命最終幫助勇士們攀上了珠穆朗瑪峯最高峯,藍天在身後,羣峯在腳下,景色如此遼闊美麗。十五年前的紅旗還在原處埋着,勇士們終於立起了五星紅旗,此時此刻,此景此景,也只有站在峯頂的英雄們才能明白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