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我国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到了辛弃疾所在的南宋时期,宋词可以说是到了鼎盛时期,内容也得到了空前丰富。但凡能够写入词中的题材,都被词人写到了词中。而浩如烟海的宋词中,有一首词的题材却极为特别,它通篇都在骂儿子。不说当时这首词反响如何,它却受到了后人一致好评。

辛弃疾最特别的一首词,通篇都在骂儿子,却受后人一致好评

这首词便是出自被誉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之手。原来辛弃疾在绍熙五年(1194年),便因为壮志难酬,打算辞官归隐。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准备退休了。但没想到却遭到了儿子的阻挠。于是辛弃疾便写下了史上最特别的一首宋词《最高楼·吾衰矣》,词中通篇都在骂儿子。

那么,辛弃疾为何要特别写一首词来骂儿子呢?这首词有一个序,其中辛弃疾已经说明了原因。序中说: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也就是说,辛弃疾的儿子以家中田产还没有置办为由,不让辛弃疾辞官归隐。其实光看辛弃疾序中所说,便能理解他为何要骂儿子了,也能理解这首词会受后人一致好评的原因。

辛弃疾最特别的一首词,通篇都在骂儿子,却受后人一致好评

《最高楼·吾衰矣》辛弃疾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辛弃疾最特别的一首词,通篇都在骂儿子,却受后人一致好评

这首词的开篇三句,“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它的意思是说,我老了,还要追求富贵到什么时候啊?你不知道这富贵它其实也是一种危机呀。从这里可以看出,辛弃疾的儿子是嫌弃他的官位还不够大,他的积蓄还不够多,所以希望辛弃疾不要辞官。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想做富二代的儿子呀。

紧接着五句,“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辛弃疾则全部用典来驳斥儿子的想法。先是穆生的典故,即西汉楚元王在一次宴席上就礼仪方面怠慢了穆生,穆生便看到了背后隐藏的危机,便抽身辞去官位。后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不愿意以五斗米的官俸而低头向乡里的小人,便辞官而去。

辛弃疾最特别的一首词,通篇都在骂儿子,却受后人一致好评

辛弃疾在这里说,穆生、陶渊明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言下之意,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富贵并不是就都好,它也可能会成为危机。所以从下片开始,辛弃疾便描写了他所计划的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即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辛弃疾不仅有辞官归隐的想法,甚至连辞官归隐后,闲居的亭、园的名字都想好了。“佚老”,意为安乐闲适地度过晚年。“亦好”,意为退隐归耕,虽贫亦好。另外,闲时饮酒,醉时吟诗,便是理想的生活状态。从某方面来看,辛弃疾这里已经是在对他儿子表明辞官归隐的决心。

辛弃疾最特别的一首词,通篇都在骂儿子,却受后人一致好评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两句,则是引用禅语和谚语,来告诫儿子,人生苦短,田产这类身外之物都不能长久,即要看淡荣华富贵。最后三个短句“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辛弃疾直接否认了儿子关于富贵的说法,即辞官归隐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言下之意,人要学会满足。

综观这首词,既体现了辛弃疾正直不阿、洁身自好的形象,也反映了辛弃疾对儿子的良苦用心,不惜给儿子讲述道理,想要他明白富贵背后潜藏着的人生哲理。而辛弃疾这首骂儿子的词,它所给予我们的有历史的思辨,有人生的哲理,是作为后人的我们值得深思的地方。所以说辛弃疾这首特别的宋词,能受后人一致好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