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别是姜子牙在渭水边直钩钓鱼这事,我们想一想,其实跟他从前做小商小贩赚钱出身的经历特别有关系。在姜子牙之后,又过了300年,还是在齐国,又有一个小商小贩出身的人,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大显身手。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挣钱之道,古今相同。我是梅毅,欢迎大家收听《跟着古人学挣钱》。

第一讲,讲的这个人是谁呢?姜太公。

年轻时很穷,72岁“贩国”创齐国800年不倒,姜子牙竟是商贩出身

姜太公

你看,跟着古人学挣钱,第一讲就给大伙讲耳熟能详的人。那么说到姜太公,我估计有听众又笑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谚语,我们谁都知道。姜太公,你看《封神榜》里有这人,实际历史上也确实真有其人,而且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一般人一想到姜太公,就说:即使有这个人,历史上真有其人,他和商人有什么关系啊?他还卖过东西?他和钱有关系吗?

太有关系了。我们想一想,商朝末年某一天,渭水河边有个70多岁老头钓鱼。他那鱼钩是直的,上面还没鱼饵。更为奇怪的是,钓竿还不放在水里,而是放到半空举着。这老头,一边指着那个钓鱼钩,一边嘴里还念叨着:“复命者,上钩来。”什么意思呢?不要命的,就来上钩吧。这个人,就是姜子牙。

后面的事情,实际上大伙儿都知道,故事耳熟能详。因为渭水这一带,属于当时周族部落的地盘,当时担任周族部落头领的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周文王这个人,当时正悄悄地想消灭商朝,所以他广泛招揽人才。一听当地人都纷纷议论,有一个老头姜子牙用直钩钓鱼这件事,周文王就认定,这钓鱼老头绝对不是凡人。结果,周文王找到姜子牙这么一聊,老头确实是奇人一个。周文王就特别高兴,马上拜姜子牙为军师,尊称他为“太公望”。这太公望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希望的老人。所以,后来人们之所以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就是从“太公望”这称呼来的。

听众听到此处可能会问:姜子牙这老头,满腹经纶又这么有才干,当时他想投周文王,为什么不毛遂自荐直接去见,非跑到渭水边自编自导一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呢?

你看,这一出,就跟姜子牙出身经历大有关联。那姜子牙是什么出身呢?我告诉大伙,超出你预料,他就是商人出身,商贩出身。

屈原在《离骚》中曾讲:“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吕望是谁呀?那就是指姜子牙啦。鼓刀是什么意思?鼓刀,就是挥舞着屠刀,杀猪宰牛。屈原这两句话的原意就是说,那个姜子牙曾经当过杀猪宰牛的,后来碰上周文王才得到重用。另外还有一本书叫《尉缭子》,上面也讲:“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人谓之狂夫。”意思说什么呢?姜子牙这个人,不仅在朝歌当过杀猪宰牛的,而且他还在盟津干过摆摊儿卖吃食这种小买卖。汉朝《盐铁论》这部著作中又说:“太公贫困,负贩于朝歌。”这个“负贩”,就是背着东西走街串巷,做货郎,做小买卖。那么,“朝歌”是指什么地方呢?朝是朝阳的朝,歌是歌曲的歌,这个地方是商朝当时的首都,在今天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因此,根据上面种种记载,我们大伙可以想见,姜子牙年轻时候的身份就是属于小商小贩,他肯定是做小买卖出身。

听众听到这里也许会想,姜子牙既然有如此才干,当时就应该能够挣大钱,怎么混到70多岁还是在那个地方受穷呢?这种结局,应该说明了姜子牙他不懂如何挣钱。梅老师,这你还给我们讲“跟着古人学挣钱”?

其实,这就需要分析一下姜子牙所处时代的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来讲,姜子牙这个人肯定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一直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商朝末年,朝政黑暗,姜子牙肯定不愿意跟那些昏君奸臣同流合污,所以他只好流落江湖,当个普通老百姓。身为老百姓,姜子牙当然也只能做点小买卖受穷了。这是他的年轻时代。

客观原因来讲,夏商周三朝,都是奴隶制王朝,真正赚钱做买卖的,肯定是那种特权奴隶主贵族,他们手里有这种权力。普通老百姓想从事工商业,确实也是非常非常困难,因此只能小商小贩赚点小钱。特别是姜子牙在渭水边直钩钓鱼这事,我们想一想,其实跟他从前做小商小贩赚钱出身的经历特别有关系。这种行为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真正的商业广告营销,实际上是对他自我身份的一种推销,跟做买卖差不多。

我们想一想,姜子牙当时,一个小商小贩出身的普通老百姓,又是一个外地人,到了周族部落这个地盘,肯定两眼一抹黑。因此,他用自己到渭水边直钩钓鱼这种怪招,最终目的在于什么呢?就是引起周文王的注意。这种做法,想一想,跟做买卖差不多,就是典型的商业营销技巧。

即使在今天,信息如此高度发达的社会,在推销商品的时候,你如果不采取一些出人意料的手段,你如果不采取一些抓人眼球的方式,你不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就是想通过那些给人印象深刻的营销方式,最终推销商品,赚取利润。有句古语讲: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正是因为姜子牙商人出身,人家这老头绝对不会随随便便把自己卖了,更不会随随便便得个猫狗就把自己给贱卖了。他一定得卖个好价钱,卖给一个好客户。那么,能出好价钱,重用自己的客户是谁呢?肯定就是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明君。所以,我们姜子牙跑到渭水边去钓鱼,实际上他是在打出一个非常吸引人眼球的广告。

另一方面,他还想借这个机会讨价还价一下,看周文王识不识货,识不识他这金镶玉,看看周文王是不是理想中的买主和君主,也看一看值不值得把自己卖给这个人。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轻看小商小贩。姜子牙正是在做小商贩的时候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因此才会想出“直钩钓鱼”这样的怪招。包括现在好多大商人,年轻的时候也是非常贫贱,走街串巷,因此还是那句话——英雄莫问出处。

当然,姜子牙这个人运气还是不错的,他辅佐周文王,包括后来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最终灭掉了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更加尊重姜子牙,尊称他为“尚父”。尚父是什么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干爹。当然,现在好多词都跟从前意思有歧义。现在这美女们所认的干爹,跟从前的干爹和尚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周朝建立,姜子牙功不可没,但他被封到一个荒凉偏远的地方去做诸侯了。因为姜子牙功劳再大,他毕竟不是周天子那个部落的近亲,所以姜子牙就被分封到齐地当时叫营丘的一个地方。营丘是什么地方?就是今天山东省淄博市。淄博我们今天说是好地方,但在周朝时期,却是一个非常落后、狗都不拉屎的欠发达地区。姜子牙究竟是姜子牙,你别看他当小商小贩的时候经营业绩不理想,但现在身为诸侯国的一把手,人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得非常出色。

那么,姜子牙到了齐国做国君,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司马迁记载说:“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姜子牙这个人到齐国当了国君之后,根据当地风俗习惯,采取相应政策,简化礼仪制度,一点都不搞花架子,一切从实际出发,利用当地靠海近,渔业资源盐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工商业。

显然,姜子牙这老头能采取这样的措施,一方面他肯定是实地调查研究了,另一方面肯定跟他年轻时代从商的经历有关。你想,齐国这个地区靠海近,土地盐碱化很严重,要是种粮食靠农业,根本就不行。靠海近,渔业资源、盐业资源相当丰富,特别是盐业,这一带不光有资源,而且有技术。这个地方,在历史上一直都有用海水制作海盐的传统。因此,利用这地方的盐业和渔业慢慢发展,进而能解决整个齐国的经济问题。

就这样,姜子牙把齐国经济发展起来了。

大伙现在觉得一袋盐卖不了多少钱,但在古代卖盐的利润是特别大的,因为那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东西。不仅如此,姜子牙还注重发展什么呢?当地的纺织业。因此《史记》就讲:“太公劝其女功,极伎巧。”女功,就是女工。女工是什么意思呢?女工的工字,现在有时候写成红色的红,这时的红,念gong。这个红,就是指纺织业,比如说纺纱、织布、做衣服、刺绣、编织这些。当时的齐地妇女,特别有这样的技术。为什么叫“极伎巧”呢?就是说当时特别注重纺织业的技术,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因此,当时齐地的女红,这个纺织品,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所以,当时女同胞在姜子牙的国家,也是生产主力军。

如此一来,副业变成了主业,配角变成了主角,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而且还非常有效地减少了对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局限,发挥了人,特别是妇女的那种主观能动性。

姜子牙政策对头,当地人又勤劳能干,所以不出十几年时间,齐国经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齐国的产品,什么鱼盐纺织品,畅销当时周遭地区。周围地区老百姓听说齐国的经济发展了,生活好了,扶老携幼,背着孩子推着车,都迁居到齐国来了,向齐国移民。我们要知道,古代“富庶”这个词,富是指有钱,庶是指人多。统治者不会不让别人生下孩子,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是生产力。

其他诸侯国听说齐国崛起了,都恭恭敬敬来朝拜。由此一来,在姜子牙的领导下,齐国本来是偏远落后的地区,一下子就成为非常发达的国家了。

姜子牙的做法,如果加以总结,成功经验有几个方面呢?

实际上有三方面:

第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第二,工商并举,生产先行;

第三,改进技术,提高质量。

——姜子牙这些做法,不但能发展齐国经济,实际上,无论到什么地方,在什么时代,肯定都屡试不爽,肯定都能够成功。由此可见,小商小贩出身的这样一个人,最后能成为一个大的政治家,其原因在于何处呢?还是在于他能利用自己年轻时代经商所积攒的独特商业智慧。

姜子牙这个人,一辈子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协助周文王和周武王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第二件大事,就是开创了齐国。这齐国,从西周初年开创,经历春秋战国,直到被秦国灭掉,时间有多久?我们大伙想一想,说出来吓你一跳。这个齐国,立国时间长达800年。在800年时间内,它一直是当时中国东部最发达、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地方。这所有的基础,就是身为小商小贩的姜子牙建立的。

因此,我们想一想,姜子牙72岁才开始出道,小钱也挣,大钱也挣,经验积累之后,挣到了一个诸侯国。谁说老年人不能创业?谁敢说小商贩就没有大出息?尤其是我们现在,你看褚时健褚老爷子,谁说起来不翘大拇指?

在姜子牙之后,又过了300年,还是在齐国,又有一个小商小贩出身的人,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大显身手。他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又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这个人又是谁呢?他又干了什么事情呢?请听下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