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是指根据2018年2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共青团中央签署的《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旨在联合各方社会力量,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落实未成年人司法特殊理念和诉讼程序,实现检察机关专业化办案与共青团社会化保护配合衔接,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生。出台《东营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一门受理”分工负责的处理机制,在全市开展工作,各县区有重点推进,两级架构共同试点。

自2019年被最高检、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委托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单位以来,东营市检察院与团市委不断深化合作,推动专业化办案和社会化保护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承办了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推进会,市委副书记陈必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田和友先后作出批示。

东检君,什么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

东检君

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是指根据2018年2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共青团中央签署的《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旨在联合各方社会力量,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落实未成年人司法特殊理念和诉讼程序,实现检察机关专业化办案与共青团社会化保护配合衔接,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生。

东检君,东营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有什么好的突出做法吗?

01

领导重视支持

有力有序组织推进

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市委政法委专题汇报工作,争取政策支持,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被纳入市级财政中长期财政预算。牵头成立全市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检察院、共青团为主,适当吸收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参加的工作专班。出台《东营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一门受理”分工负责的处理机制,在全市开展工作,各县区有重点推进,两级架构共同试点。

02

建立三项机制

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建立部门衔接联动机制

与团市委联动,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兼任团市委学少权益部副部长,召开联席会议6次,通报司法数据,共享工作信息。与教育部门联动,走进校园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与社会力量联动,在民政部门支持配合下,筛选社工组织并签订服务协议。

建立专业人才管理机制

联合团市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者招募等方式,构建起“未检检察官+团干部+预青专家+社工+志愿者” 300余人的专业人才库,组织以未检工作为重点的社工培训,举办全市首届青少年权益类社会服务项目大赛,提升工作专业性和精准度。

建立办案、监督、服务一体推进

机制

及时跟进开展延伸服务,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整改落实,其中针对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取缔违规经营网吧13家,《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03

打造四个平台

全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成立专门办案组织

在内设机构改革中,市院设立独立未检机构,各县区院成立专门办案组或确定专人负责未检工作,去年来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2件156人,附条件不起诉17人,开展社会调查35人次,封存犯罪记录29人,实现了办案专业化。

建设法治教育基地

在全市范围内建成投用5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市政府支持下,与市教育局联合,加快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面积2860平方米的黄河口未成年人联合关爱中心,力争打造为全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示范基地。

打造检校互动平台

全市两级检察院13名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全部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与教育部门联合,连续三年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

成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

“一门受理”检察机关、共青团委派的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社会调查、心理疏导、社会观护等工作,实现实体化注册、专业化运作。

04

工作效果凸显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效

进一步提升

未成年人保护协作配合更加密切

通过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更多部门或组织参与到涉案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中来,由检察机关主导推动,转变为多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

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更加规范

案件受理后,共青团、检察院、司法社工对接商定支持方案,跟进做好心理疏导、法治教育等工作,已开展个案服务16个,累计服务200余人次,及时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改正错误、回归正轨,实现了“一案一策”。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更加有效

工作关口进一步前移,加强法治教育和社会治理,开展法治宣讲146场次,制发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检察建议11份,进一步增强了未成年人法治观念,营造了良好成长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