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打通三焦?先來看看三焦是什麼,有多重要吧。

人有五臟六腑,是最重要的器官,而三焦就是六腑之一。三焦是幹嘛的?《黃帝八十一難經》中的記載最爲通俗易懂。

三焦不通,水谷不運、元氣不暢怎麼辦?拍通它!

在第三十一難中這樣說:

三焦,是人飲食水谷後的運化通路,也是人體之氣運行的起始和終了之所在。

上焦,位於心的下面,向下至橫膈膜,起始於胃的上口,主要功能是受納而不排出,其主要治療穴位在膻中穴,位於玉堂穴以下一寸六分,兩乳頭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中焦,在胃的中脘,不上也不下之處,主要功能是腐熟、消化飲食水谷,其主要治療穴位在肚臍兩旁的天樞穴。

下焦,在肚臍之下,正當膀胱上口的位置,主要功能是區別分開清與濁,主要功能是排出而不受納,以便傳導飲食水谷所產生的糟粕,其主要治療穴位在臍下一寸的陰交穴處。

所以,上焦、中焦、下焦被叫做三焦,三焦之府也就是氣所聚集之處,在氣街。

總結起來,三焦的作用主要包括:一、通行元氣,這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通路,通過三焦,元氣到達並“灌溉”全身各個部位;二、運化水谷,算是人體“倉廩之本”,受納人的日常飲食,然後加工腐熟,將水谷中的精微之物轉化爲營氣,糟粕之物傳送排出;三、運行水液,《黃帝內經》中有“三焦,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的說法,周身的水液的出入、循環,三焦則是通路。

所以,這麼看起來,三焦通也就元氣可通、水谷精微可通、水液運轉可通。

三焦不通,水谷不運、元氣不暢怎麼辦?拍通它!

三焦,分爲上焦、中焦和下焦,如果“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胃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三焦不通,元氣的通行必然受阻,水液瀦留,水谷精微也無法正常輸布。所以,三焦好不好,通不通是關鍵。

如何通三焦?在人體的經脈中,有一條叫做手少陽三焦經,從手上的無名指關衝穴開始,出於四、五指之間,然後一路向上,進入鎖骨上窩的缺盆穴後,主脈分佈聯絡心包,向下貫穿膈肌,統屬上中下三焦。此外,它的分支還有到達眼眶下部、外眼角的兩條。

三焦不通,水谷不運、元氣不暢怎麼辦?拍通它!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各有23穴位,除了位於肩頸頭部的10個穴位之外,多數分佈在上肢,也就是我們的胳膊上,所以,很方便我們幫它通暢,方法很簡單,就是——拍。

從肩膀處開始,胳膊的外側就是手少陽三焦經經過的地方,從上向下有節奏地拍打,力量均勻,一直拍打到手背上。然後再從肩膀開始,如此循環,每天拍個十分鐘左右即可。

此外,手少陽三焦經沿途的陽池、三陽絡、肩髎等穴位,也可單獨按摩按摩,感覺微微痠痛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