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兩天,美國疾控中心(CDC)已開始在人羣中進行血液抗體檢測,以確定有多少人已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感染過新冠病毒,包括疫情爆發的中心,以及其他地區。就像意大利小鎮上那40位不知自己已患病的獻血者一樣,不僅是這次的新冠病毒,被各種病毒感染但無症狀的人,比我們想象的恐怕要更多,這是把雙刃劍,他們有可能造成傳播,卻也可以成爲防禦病毒的一扇牆,一個個行走的疫苗。

#青雲助力 共渡疫情# 近日,意大利媒體發出一條消息:#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有一座小鎮上,67%的獻血者血液中含有抗體。

醫生檢測了60位獻血者,其中40人病毒檢測呈陽性,而能跑去獻血的人肯定身體沒什麼不舒服,事實上,他們沒有病症出現,也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病毒。

67%,這個數字難免會讓人想起英國政府之前所說的“羣體免疫”,60%以上的人感染病毒後產生抗體,從而在人羣中形成免疫屏障,用屏障把病毒“彈”回去。

如果不是這次蔓延全球的疫情,羣體免疫這個詞很多人恐怕一輩子都不會聽到,事實上,很多人經歷過它,五十歲以上的人也許還有所記憶。

1977年,全國很多學校,給學生準備熱水的保溫桶裏,忽然換成了褐色的中藥湯,到校後每人都先要喝上一杯。這是因爲,在那一年的5月,俄羅斯境內以及我國的遼寧鞍山,幾乎同時出現了一批流感病人,而且這些被流感擊中的人,幾乎都是年輕人。鞍山的學校成了重災區,有老師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學生都被髮熱困在了家中、醫院裏。之所以只青睞年輕人,那時因爲在1957年之前,掌握着人類流感“話語權”的一直是H1N1流感病毒家族,大大小小的爆發,有症狀無症狀的感染讓出生在1957年之前的人有了抗體。1957年之後,大行其道的是則H2N2、H3N2流感病毒家族,殺了個回馬槍的H1N1讓從未和它遭遇過的年輕人措手不及。

就像意大利小鎮上那40位不知自己已患病的獻血者一樣,不僅是這次的新冠病毒,被各種病毒感染但無症狀的人,比我們想象的恐怕要更多,這是把雙刃劍,他們有可能造成傳播,卻也可以成爲防禦病毒的一扇牆,一個個行走的疫苗。

很多人從各種渠道目睹過前段時間意大利的慘烈,獲得羣體免疫,超過60%的人感染,其中一部分人會發病,發病的人中一部分人會成爲重症甚至死亡,他們往往是年老體弱者、有心腦血管等等各種基礎病的人,優勝劣汰的說法對逝者是一種不恭,但卻是無法迴避的事實,在死亡面前,更多時候我們無能爲力。

前兩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教授發出提醒:

疫情後期,中國或處於被動局面,在一些國家,大面積傳播,年老體弱的患者付出生命代價之後,可能換來人羣整體免疫水平的上升,疫情過後放心打開國門。

這兩天,美國疾控中心(CDC)已開始在人羣中進行血液抗體檢測,以確定有多少人已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感染過新冠病毒,包括疫情爆發的中心,以及其他地區。這檢測可以反映出人羣的免疫水平,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關係到能不能打開國門,什麼時候能打開國門,這對之後的經濟發展、國際交流尤爲重要。

王辰院士說,我們的抗疫戰,打的主要是社會組織的仗,而不是科技仗,我們得少一些說漂亮話的人,多一些目光冷靜、頭腦清醒、行動穩健迅捷的科學家。是的,對於我們來說,對疫苗以及有效的治療藥物的需要,也許比西方國家來得更加迫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愛老是我們的民族傳統,那麼,在此之前,我們每個人要做的,不僅是保護好自己,更要保護好我們的父母,家中的老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