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帝辛在女媧宮進香之後,便茶飯不思,希望各鎮諸侯能出二百美女送入朝歌,被丞相商容阻止。

後來費仲尤渾提議,讓冀州侯蘇護之女蘇妲己入宮,這讓帝辛十分高興。

自從帝辛納妲己入宮之後,每日裏沉迷酒色,不思朝政。

以前的帝辛雖然有勇無謀,但是還是能堅持每日上朝,決策各處政事,對於大臣們的建議那也能夠聽得進去,但是自從蘇妲己入宮之後,帝辛便一門心思都在蘇妲己身上。

這樣的帝辛讓殷商所有大臣都很痛心,但是帝辛終究是殷商大王,掌管成湯江山,所以對於帝辛,他們都是無可奈何的。

矛盾一日日的累積,終有一日必須有一個背鍋的,所以大臣們都把矛頭指向了剛剛入宮的蘇妲己,說她禍國殃民,紅顏禍水。

但是,妲己覺得自己十分冤枉。

沒錯,自己是受女媧娘娘法旨出山,肩負着女媧娘娘給她下達的迷惑帝辛的命令,但是也僅僅只是迷惑而已,帝辛並沒有失去理智,所以他上不上朝,妲己說了並不算,只不過妲己只是沒有規勸帝辛上朝而已。

帝辛想要喝酒,妲己能阻攔嗎,並不能,而且還要刻意逢迎,如果她能夠阻止帝辛行酒作樂,那爲何姜皇后不去規勸呢?

帝辛的後宮不大,但是也有姜皇后、黃妃、楊妃三名妃子,加上後來的妲己,一共四位佳麗,妲己規勸不了,難道其他三位就不能規勸?

帝辛想要懲罰大臣,是妲己說了算的嗎?並不是,蘇妲己的所作所爲不過是加了一把火,起因並不是她挑起的。

所以說帝辛的所作所爲,種種行爲,其實和妲己並沒有多大的關係,這一切都是帝辛自己不願意而已。

但是前朝的大臣,後宮的嬪妃並不這麼想,只因爲他們對帝辛無可奈何,所以就把所有的罪責都強加在妲己的身上,這讓妲己特別委屈,甚至差點失去了性命。

妲己剛進入朝歌,是孤身一人,左右沒有親信之臣,又無親無故,即便是她想做什麼都做不成,更不要說陷害大臣,她能做的不過是迷惑帝辛,讓他沉迷酒色罷了。

那時的妲己並沒有害人之心,因爲女媧娘娘在吩咐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不能傷人害命,這能得到正果,爲了女媧娘娘承諾的正果,妲己也不可能去害人性命,連偷偷喫人都不敢。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遠在天邊的雲中子看到朝歌妖氣沖天,於是用松木做了一把松木劍,讓帝辛掛在分宮樓上,說是除妖。

雲中子算準妲己會從分宮樓前經過,被木劍的劍氣所傷,奄奄一息,差點丟了性命,要不是帝辛對她感情太深,及時將木劍焚燬,蘇妲己恐怕早已經命歸黃泉。

不管是人還是妖,又或者是雲中子這等仙人,他們都怕死,否則也不會辛苦的追求仙道長生,而妲己自然也怕。

剛進宮的妲己並不敢傷人姓名,即便是喫人那也只能跑到千里之外偷偷喫食,對於朝歌王宮裏面的人,她都不敢動之絲毫。

但是經過雲中子的事情之後,妲己感到十分害怕,有人想要她的性命。

緊接着,太師杜元銑又說宮中有妖怪,需要除妖。

這時候的妲己很是無奈,原本她只想安安穩穩的迷惑帝辛二十八年,等到殷商氣運已盡,自己成功之後,必然可以成就正果。

但是雲中子用木劍想除掉她,杜元銑也想殺害她,殷商的大臣每一個都把罪責加在妲己的身上,包括姜皇后等人也三番五次的訓斥她。

千方百計想讓她進宮的是帝辛,整日不理朝政的還是帝辛,沉迷酒色難以自拔的依舊還是帝辛。不管江山社稷的是帝辛,妲己都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自己只是按照女媧娘娘的指示,安安穩穩的迷惑帝辛而已,爲何所有人都針對自己?

她真的很想修煉成仙,得到正果,她真的想遵從女媧娘娘的吩咐,不去害人,但是她做不到,因爲不是別人死,就是她死,爲了自己的性命,她只能拿起屠刀。

這裏是墨談封神,請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