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農業技術的發展,我國的農業一直在探索新的發展方向,從傳統農業轉向因地制宜、科學高效的現代農業上來,甘肅酒泉的戈壁農業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代表。“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老百姓曾用這樣的話描述酒泉肅州區戈壁灘的景象,如今這些荒灘已經成爲一個高顏值、高科技的戈壁農業樣板。

戈壁農業是在戈壁灘、沙石地、鹽鹼地、沙化地等不適宜耕種的土地上發展農業,這種農業形式主要依靠日光溫室、無土栽培以及其他現代農業技術將荒灘改造成“良田”,種植優質蔬菜、瓜果等農產品。在發展戈壁農業方面,國際上有很多先進的經驗,像以色列是一個淡水資源匱乏、沙漠化嚴重的國家,但他們一直利用溫室技術、節水技術發展戈壁農業,花卉、蔬菜等農藝產品都居於世界前列。

甘肅省雖然有8000多萬畝耕地,但是三分之二都是乾旱地,在河西走廊地區有戈壁一億多畝,沙地一億多畝,還有鹽鹼地等,其中可以開發利用的戈壁有1500多萬畝,利用這些連片的土地發展戈壁農業具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光照時間長、土地積溫高,祁連雪山可以提供充沛、純淨、無污染的雪水,具有發展戈壁農業的天然條件。

這幾年,酒泉市大力發展戈壁生態農業,截至目前,全市戈壁生態農業面積達到6.7萬畝,在肅州和玉門還有2個萬畝戈壁農業蔬菜生產基地。在戈壁農業園中,你可以看到一座座日光溫室、在建的有十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智能玻璃溫室、長在樹上的番茄、種在牆上的蔬菜等等。10月13日,在肅州區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20輛滿載700噸酒泉戈壁有機蔬菜的大卡車發往首都北京,年內還將有3萬噸有機蔬菜陸續發往北京新發地市場。

戈壁農業使甘肅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資源,提供更多優質的蔬菜瓜果等農產品,大幅度增加了全省的糧食安全保障。荒灘變成“良田”,不僅生態環境變好了,農民的錢袋子也鼓起來。利用戈壁農業的成功經驗,酒泉市積極推廣蔬菜無土栽培技術、葡萄栽培技術,農民收入顯著增加,數據顯示,2018年酒泉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4元,其中來自戈壁農業的佔到3500元。

發展戈壁農業有着非常好的前景,在借鑑外國成功經驗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創新。戈壁生態農產品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藉助電子商務等現代營銷手段和平臺,還要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消費者能喫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生態環境保護。你覺得戈壁農業靠譜嗎?能不能成爲讓人放心的“菜籃子”?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