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这个名字,在当代中国,但凡练过书法的,只怕都如雷贯耳。老先生1928年生人,如今已是92高龄,在书法圈名望之高,自启功谢世之后,几乎无人可及。


有人说,如果中国当代书法界,内部有派别分野,那么奉欧阳中石为宗主的“欧门”,就是声势最浩大的一派。为什么,因为中书协内,他的门生故旧人数最众,甚至于说,但凡有点名气的书家,跟他不沾亲带故,完全没有渊源的,都找不出几位来。现如今如日中天的陈洪武、卢中南诸位,都是他亲传;连“当代馆阁体大师”田英章先生,照样得言必称其“大师”。

他在现今的中国书坛,享有极高的殊荣。他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是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得主,第一届那是启功;是中国首位书法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如今,垂垂老矣的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风头之劲,如今无人可挡其锐。


即便对书法毫无兴趣的同胞,只要你还上街,还去旅游,只怕也得“被动”地对他耳目能熟。因为,近一二十年来,欧阳中石的题字,几乎遍布中国所有名胜景点、单位机构,乃至街头巷尾的公告栏,人称“招牌题字专业户”。


平实而言,他论学识,即便不好说多精深,那也是异常博杂的。至少,书,出版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课,教的也是五花八门,万境纵横之状。大才无施不可,能者无所不能,如此才情,真令人高山仰止,懊恼智商不足。

他早先是北大哲学系出身,中西哲学兼通,似擅逻辑学,上过金岳霖、冯友兰的课,获挂名为弟子;学诗师从顾随,填词功夫来自张伯驹教导;在戏剧界,他也是名票友,曾磕拜过大佬奚啸伯为师,遂得奚派真传;


成年后,向齐白石学过画;书法呢,北大毕业后,各种因缘际会,得到津门名家吴玉如的指点,自托门下之士。他的一生,亲近而受熏炙的师长,都是民国时代就名动海内的人物。如此左提右携的机缘,当今国内,可能只有吴祖光与新凤霞的公子吴欢先生可与比试一二了。

他才思敏捷,好作旧诗,出版过《古文体知识及诗词创作》一类旧体诗词集与论著——尽管,我翻后只觉他旧诗太普通了,好些连平仄都不对;早期,他任职中学时,连化学物理都教;世间书生,无不是“书斋懒虫”,可他连运动都是高手,据说大学念书时,乒乓球与篮球均达国家2级运动员标准。


他常戏称自己是“无家可归”者。在中国书法界,甚至在整个文化界,只怕都很难找出如此全擅通吃的异才。他在台外甥张大春,高阳亲传弟子,同样怪才一尊,心志何其高傲自负,也不得不敛手,自称近20年来,对他影响最大的人,除了高阳,就是姑父欧阳中石。



中国书史上有“欧体”,世人共知。而在眼下书坛,据说也有所谓“欧门”。此“欧”,自非欧阳询,而是欧阳中石之“欧”。说“欧门”,不止是说他书法本身如何了得,可以开宗立派;更在于说,他在书法教育事业上,广大教化无数。确实,当今书坛,整整中青年两代人,蒙其容接者,着实难以数计。

他似乎是天生的教育家。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被调到北京第171中教书。期间,他主抓语文教改,竟敢于撇开彼时国家统编教材,另开炉灶自创一格搞改革。而试验的结果,是他班上学生,只需初中三年就能够优胜地学完中学6年的课程,教育界顿时为之轰动。


在稍后的1980年代,海内承平,他得以破格进入大学,衔命开辟“书法学”专业,依旧获得巨大成功,化育英才,桃李天下。大概也藉此东风之便,欧阳老先生在当下,有着在世书家都难以匹及的声望。头衔一堆,接受的赞誉尤巨。

可随之而来的争议也是巨大的:欧阳中石,是实至名归的大师,还是书以人名式的浪得虚名之辈?


尽管,有些人直批他是“丑书家”,是“村级”,也是很刻薄的,是不公正的攻击。只是,我向来都觉得,他的书法理论水平,只怕都要比其书作更显高明。平心而论,与其吹颂他是书法大师,不如尊他为书法教育家、书法理论家,或许更显恰如其分吧。

欧阳中石的书法,据传世之作看,着力点当在于楷书、行书。他的字,风格确实很明显,路上远远一看题字,未见落款,就知是“欧字”。仔细品味,他的路数,其实并不深入吴玉如,而主要是唐碑、魏碑的结合。他行笔有意洒脱轻松,其实功底还是碑体。他有些字,假若不是粗制滥造,还是可见魏碑功底是十分扎实的。


帖学方面,他也应该也有用功去博取汲收。暂且不说有吴玉如这个“二王”渊源的师承背景了,他的字明显可以看出,曾深受王珣《伯远帖》影响,行草似也有学过近人赵之谦的痕迹。他生性活跃,转益多师,不主一家,不难想象;不避古今,碑帖皆收,也是符合其生平志趣的。

他的弊端在于,功底很扎实,可当兹兹在念“自我风格”时,所写的“欧阳体”,实在是笔画既很随意,格调又很滑俗,落了下乘。


当年,书协会员曹大维发文,直接“炮轰”,说他“不懂书法”,“不知笔墨为何物”,当然是夸大刻薄,是对前辈不敬,不免有意气用事党同伐异之嫌。道理很明显,人家水准再欠妥,那也是贵为“中书协”顾问、书法专业博导,一个字卖10万的大佬,你偏说他“不懂书法”,何异釜底抽薪,绝对羞辱过甚了。

但这些闲言碎语,同样也可证实,对于欧阳老先生,书坛内部是有很多人不服周的。这种不服,除了水准,似还有为人操守上的——前些年,范曾前妻林岫女士,就公开发难,指责他剽窃学生研究成果、在书协一手遮天云云。


他喜好侧锋,可却拿去刷字,很多侧锋处理得很不得法。所谓“正锋取骨侧锋取妍”,“妍”是有了,可浑身无骨,


其字结体,往往有意夸张偏旁,夸张方法还十分固化单一,显得既直愣,又矜张,给人很奇怪的感觉,无以名之,直觉难受,网上有嘲为“刀削面体”的。

“欧阳体”的章法,字间倒也注意到了密切呼应,可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酷评,说欧阳中石的行楷书,笔画就像中学生拽钢笔圆珠笔写字,毛笔最基本的提、按都被放逐了;而论及

所以,从这些点面来看,有人给欧阳老先生冠以“丑书”的大帽子,固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所谓“丑书”当是指那些缺乏功底的哗众取宠,是以丑陋为荣,是以腐朽为神奇,但他的好些字,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再说句不逊的观感,欧阳老先生,为人聪明绝顶,学问马马虎虎,书法中下品而已。一个人,在书法教育领域贡献巨大,并不等于说其艺术水准就高,这是不辩自明之理。他的字,不好太过贬低,可我也只能说,世间有太多“大师”,是社会的浪头给催上去的,是同侪、后辈及利益相关者给炒出来的,看穿了也就那么回事。


有人说他“欺世盗名”,这排诋则未免太重太过分,殊失分寸与客观,不是正常的艺术得失讨论。就我所知,老先生是很勤奋,也是很谦退的这么一个人,应得尊重。他如今92岁高龄了,仍然每日不辍坚持练字,其功力、其精神都可见一斑。他虽当了半辈子的“书法博士导师”,似乎从未公开以“书法家”自居,一再谦称自己无非“教书匠”,自身写的字叫“献丑”。


晚年,他称自己的书法“无出右者”,表面狂傲,实则还是很谦卑的自嘲:他患有眼疾,右眼已差不多失明,所以凡是右边的东西,再好看他也视若无睹。他拿自己打趣,说自己的书法,在当代“无出右者”,是幽默的调侃,不是倨慠才高。


这话,许多朋友听着不服气,是不了解原意而已。这些年,欧阳老先生被误解,可从无辩解,想是相信这么一句老话,“历史自有公论”!——他的书法、乃至他这个人,到底该如何评判,也许这话也同样适用的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