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持反對態度的人大都是的軍方,他們認爲開鑿運河耗費巨資,可能會讓泰國財政不堪重負,並且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這都是他們表面功夫,就是害怕會激怒美國。很明顯,開鑿克拉運河對泰國政府來講,經濟上有利,但是損害了美國在東南亞的戰略佈局,因此美國對此始終保持抵制態度。

泰國能在自己領土上開鑿出一條運河,代替馬六甲海峽嗎?

對於泰國開鑿運河來替代馬六甲海峽,在十七世紀的時候便被人提出,此計劃叫做克拉地峽運河計劃,若此運河開鑿成功的話,對泰國政府以及航運公司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從東西貿易的船隻以後都不再繞道馬六甲海峽了,都直接從克拉運河通過,減少了有一千二百公里的航程,這樣省下來的運費,都可以變爲公司的利潤,而泰國政府也可以收取過路費,也得到了一筆錢財。

由於克拉運河的開鑿牽扯到美國全球戰略佈局,極大損害了美國資本集團的利益,所以被美國阻撓。我們都知道,美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謂是在全球都有佈局,在亞洲,美國除了日本之外,還有東南亞,便是現如今的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整個東亞國家海上航運的命脈,若是被美國控制,這對東亞各國的戰略安全有極大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泰國的政府也不是沒有能力開鑿克拉運河,是在利益與威脅下難以割捨,這便是克拉運河遲遲不敢進行的主要原因。很明顯,開鑿克拉運河對泰國政府來講,經濟上有利,但是損害了美國在東南亞的戰略佈局,因此美國對此始終保持抵制態度。因爲美國是全球霸主,泰國僅僅是一個普通國家,因此泰國領導人也很糾結,大家對此都有不同的看法。

保持反對態度的人大都是的軍方,他們認爲開鑿運河耗費巨資,可能會讓泰國財政不堪重負,並且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這都是他們表面功夫,就是害怕會激怒美國。

因此到現在爲止,泰國仍舊在討論克拉運河開鑿的事情,至於什麼時候動工,泰國政府並未表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