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时候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些额外的“赚钱”方式,比如做家务、拿快递、为父母按摩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着孩子到二手市场售卖不用的衣服玩具,或者带孩子们在小区里捡瓶子、收集废品后卖掉等。除了定期给孩子合理的零用钱外,家长们可能会发现,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所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零用钱经常会“超支”。

在孩子的教育中,很多父母都会格外注重“三观”教育——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得不承认,这“三观”的确对孩子的性格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但除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外,还有很多观念也需要家长们重视起来,比如婚姻观、金钱观等。

米女士今年32岁,经商多年的她家境优渥,一家三口生活的幸福美满。即使经济条件比同龄人好很多,但在育儿方面,米女士仍坚持“儿子要穷养”。在她眼中,只有从小吃苦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如果从小就给予儿子优渥奢侈的生活,孩子就会成为无所事事的“公子哥儿”。

因此,儿子程程从出生时就穿亲戚朋友送来的衣服,裤子磨破了也是缝缝补补直到小的穿不了才会给买新的。上幼儿园后,由于穿着过于“朴素”,程程在班里经常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看着别的小朋友每天有吃不尽的零食、穿不完的新衣服和玩不过来的新玩具,程程心里总觉得委屈。

一天,班里的小朋友在玩一个最新款的“变形金刚”玩具,程程看到后都走不动了,对这个玩具“一见钟情”。回家后,他鼓足了勇气,第一次开口问米女士:“妈妈,我想要预支30块压岁钱”。听到儿子的要求后,米女士连问都没问,直接劈头盖脸说到:“你才多大就伸手要钱,爸爸妈妈挣钱有多辛苦你知道吗?没有!”

这件事给程程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再也没有问父母张口要过一次钱,却养成了偷钱的恶习。面对性情大变的儿子,米女士后悔不已:“我只是想让儿子懂得钱的来之不易,没想到却毁了孩子。”

1)自己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所模仿,他们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只有父母本身拥有正确的金钱观,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此,各位家长们在金钱教育方面,要做到合理、适度、理性。

2)让孩子自己分配零用钱

很多父母都会在零用钱方面对孩子“严格把控”,生怕孩子乱花钱。但其实,让孩子自己分配零用钱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金钱的魅力。

家长们可以协助孩子分配,比如帮助他们制定“愿望清单”并列出清单中东西的价格,每次花零用钱的时候都可以得到清单中的一样或几样。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早地学会选择,让他们知道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也让他们更早地建立“目标意识”。

3)拓宽孩子的“赚钱”方式

除了定期给孩子合理的零用钱外,家长们可能会发现,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所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零用钱经常会“超支”。

这时候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些额外的“赚钱”方式,比如做家务、拿快递、为父母按摩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着孩子到二手市场售卖不用的衣服玩具,或者带孩子们在小区里捡瓶子、收集废品后卖掉等。

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知道金钱来之不易,让他们学会珍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尽早得到社会锻炼,让他们更加独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