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分享:自信心是孩子们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品质,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往往自卑、懦弱、胆怯,家长需要通过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给予他建立自信心的动力和方法,长期坚持,孩子将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因此,要想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摆正自己的态度,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比如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一定的选择权等等。

案例分享:程程妈妈和小编反馈了这样一个问题:4岁的程程面对困难总是放弃,不敢尝试。比如幼儿园老师在教孩子画画时,一旦有些难度,程程就放弃不画了,老师怎么要求都没有用;在家里程程妈妈让程程做家务洗碗,一开始还挺有兴趣,但做一会儿感到累了,就放弃不做了……程程妈妈很担心,程程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没有毅力、懒惰的表现呢?

挑战画画的孩子

案例分析:其实,程程的这种表现在很多孩子身上也能看到:面对稍微难一点儿的事情,孩子就不敢尝试;面对陌生的小朋友,也不敢上前去搭讪;有的孩子面对大人的询问,害羞的不敢说话……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与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驾驭自己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自信是孩子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更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往往能够走出更远的路、见到更多的风景。

自信的孩子

应对策略: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小编给各位家长带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三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 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

作家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他们自己的,尊重孩子,才是父母最温暖的养育。

一个没有受到尊重的孩子,内心时常充斥着“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声音,自卑的种子在心中悄然生根。因此,要想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摆正自己的态度,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比如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一定的选择权等等。

比如,平日里,无论工作忙碌与否,家长都要抽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运动、游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关注。在陪伴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放下手机,给予孩子心无旁骛的陪伴,而且还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他选择的机会。比如一起玩游戏时,要问孩子:“你想玩贴贴乐,还是手指绕弯弯?”而不是直接对他说:“我们今天来玩贴贴乐吧!”

尊重孩子,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家长是在平等的对话,让孩子更加自信。

陪伴孩子的爸爸

2⃣️ 相信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机会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曾说:培养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儿,获取一次成功的体验。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父母怕孩子累着,又怕孩子做不好,最后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这些父母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不信任孩子的能力,替他们做好了所有的事情。孩子们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又何谈获取一次成功的体验,培养起自信心呢?

因此,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他自我服务的技能和方法,比如学习自己刷牙、洗脸、擦鼻涕、穿衣服、整理床铺等。此外,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多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挑战。挑战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积极地支持和引导他,让他在挫折中成长,在成长中自信。

给予孩子足够的机会让孩子行动起来,并且不要忘记教给孩子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教孩子叠衣服

3⃣️ 夸奖孩子,给孩子自信的力量

成人的评价,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的赞许和鼓励,是孩子自信的基石。没有父母的肯定与鼓励,孩子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也就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缺少欣赏的目光,孩子一犯错,就立刻否定他们。对此,孩子只能变得自卑、缺少尝试的动力。

因此,家长与其打击、数落孩子,不如用心了解孩子,去发现他的优先,并给予正确的赞扬,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强调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赞扬必须具体准确、实事求是。夸大其辞的表扬容易使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不能准确了解自己;空洞、言过其实的夸奖为孩子虚构出的自信,最终会在现实的考验中坍塌。

当孩子面对困难挑战时,父母的鼓励和夸赞往往能够让孩子们继续坚持下去,而当他成功那一霎那,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时,他们的自信心就在逐步树立。

夸奖孩子的爸爸

总结分享:自信心是孩子们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品质,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往往自卑、懦弱、胆怯,家长需要通过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给予他建立自信心的动力和方法,长期坚持,孩子将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只有满怀信心的孩子,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