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追日而“死”的夸父竟然復活了過來,所以,《山海經》第一次的記錄,只有“棄其杖,化爲鄧林”的描述,並沒有寫夸父的身體化作什麼。可偏偏有一個很有名的神人,在山海經裏,出現了兩次死亡記錄。

我們知道,《山海經》是一部記錄遠古時期的山川地貌、人物事蹟的傳奇經典書籍。儘管裏面的很多地名,如今沒有被確定證實;也還有很多上古時期的神人,他們大多身負異稟,有着一些不可思議的本領,但是大多都遵循生老病死的規律。可偏偏有一個很有名的神人,在山海經裏,出現了兩次死亡記錄。這大大違背了我們現代人的認知,是筆誤嗎?還是有其他隱祕的原因呢?
夸父追日
這個人就是夸父——夸父追日的夸父。我們先看看有關於他的記錄。第一次關於夸父死亡的記錄,是《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爲鄧林”。意思是說他追着太陽跑,喝乾了黃河渭河的是,最後口渴而死。
第二次記錄出現在《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覆上。故下數旱,旱而爲應龍之狀,乃得大雨”。意思是說應龍在南極打敗了蚩尤和夸父,還殺了他們。
山海經
於是,同一個夸父,在同一本書中,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點出現了兩次截然不同的死亡記錄。任何動物都不可能死去兩次,當然,第一次死而復活者除外。因爲《山海經》連都暫時無法確定,筆誤也是有可能的,假如能排除筆誤的情況,那麼夸父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夸父
首先,最大可能即使夸父第一次被複活了。因爲根據《山海經》的記錄,夸父第一次是“口渴而死”,我們用現代醫學只是分析,那就是“脫水”,然後導致休克。古人對於休克後的人體體徵,肯定了解不是那麼清楚,以爲沒有心跳就是死亡。夸父脫水休克倒地之後,手杖化作了“鄧林”,也就是一片樹林。
我們知道,樹木的成長必定要有水分,在沙漠裏是無法長出樹林的。而夸父倒地的地方,手杖都能長成一片樹林,那就只有一種可能:該處水份充足。於是,倒地休克昏迷的夸父,在無意識中慢慢補充了水份,最後竟然復活過來。
應龍
於是追日而“死”的夸父竟然復活了過來,所以,《山海經》第一次的記錄,只有“棄其杖,化爲鄧林”的描述,並沒有寫夸父的身體化作什麼。按照常理,手杖都可以化作樹林的古神夸父,他的身體自然也應該化作一片山脈。比如“女媧之腸”,不就同樣是《山海經》的記錄嗎?
有人會說,那爲什麼夸父第二次死後也沒有化作什麼呢,因爲第二次夸父是被應龍喫了,被喫到肚子裏了,自然就沒有遺骸化作山川了,自然更不能再復活。於是,從此之後,後世再無夸父這個遠古神人了。
山海經異獸圖
儘管,夸父兩次死亡記錄的疑問能解釋清楚,卻由此又產生了新的疑問:夸父爲什麼和蚩尤一起被應龍喫掉?他們爲什麼在一起,是結成聯盟了嗎?這其中,還隱藏着哪些隱祕的交易,或者計謀嗎?我們下回繼續分析,歡迎您提供這方面的線索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