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甘肅省政協所進行的一項調研就顯示,由於農村婚介市場發育仍然不成熟,行業管理力度不夠,導致一些不法職業媒人哄擡婚嫁彩禮、兩頭漁利、藉機斂財,刺激了彩禮再次走高。伴隨着農村婚介市場的火熱,也出現了不少負面現象:隨意叫價的彩禮、媒人濫收中介費,甚至出現了大量騙取彩禮和中介費的“婚姻詐騙團伙”。

(原標題:農村男青年娶媳婦難?媒婆亂開價?國家出手了:“義務紅娘”來幫忙!)

在城市,婚戀網站、電視相親節目、公園“相親角”已成爲不少大齡男女青年解決人生大事的重要平臺。但在農村,人們如何找到“另一半”呢?  沒錯,很多人是靠職業“媒人”介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伴隨着農村婚介市場的火熱,也出現了不少負面現象:隨意叫價的彩禮、媒人濫收中介費,甚至出現了大量騙取彩禮和中介費的“婚姻詐騙團伙”。
  面對這樣的亂象,國家有關部門果斷出手:日前,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 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基層民政、婦聯等工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婚介機構和農村“媒婆”的管理。同時,鼓勵村裏的婦聯主席成爲農村的義務紅娘,爲農村青年提供婚戀服務。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圖片來源:新華網
農村男女比例失調相對嚴重 
 農村婚介市場爲何如此火熱?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當前,農村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相對嚴重,“僧多粥少”的局面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婚介市場。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7月公佈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全國和省級主要指標彙總數據,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31422萬人,其中男性16494萬人(佔比52.5%),女性14927萬人(佔比47.5%),男性比女性多出1567萬。在東北地區,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男性佔比(54.3%)要比女性(45.7%)高出8.6個百分點,男女失衡現象最爲嚴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湖南省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在農村人口中,湖南男性人口占較高比重,其中,適婚年齡段20-40歲的人口性別比達到了111.80(女性=100)。適婚人口的男多女少,將導致農村男性尋找配偶的競爭更加激烈,甚至部分適婚人口難以組建家庭。

  



數據來源:湖南省統計局
數據來源:湖南省統計局

  由原國家衛計委公佈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也指出,在我國城鄉差別較大、人口流動的背景下,加上人們在擇偶過程中的婚姻梯度選擇,婚姻匹配的矛盾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轉移。其中,未婚男性多集中在農村地區,而未婚女性更多集中在城鎮地區。在一些貧困地區,條件較差的農村男性往往成爲婚姻梯度擠壓的最終承擔者,導致經濟欠發達地區一些大齡男性因擇偶困難,“被迫”未婚甚至終身不婚。

  有媒人以騙取彩禮牟利
  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男青年要順利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就成了一件難事。這樣一來,專門從事婚介業務的農村媒人應運而生,而這羣人也從撮合對象的過程中獲得了暴利。

  據《中國青年報》2016年2月的報道顯示,當年春節前幾周,在甘肅省某鎮的一個十字路口,密密麻麻聚滿了人,原本應該在這個時候出現的集市變成了幫助男青年找對象的“媒市”。“媒市”裏沒有年輕的姑娘,只有媒人、男青年以及他們的父親。

媒人習慣腰上掛個包,手上攥着手機和小本本,猶如拿着一部“鴛鴦譜”。如果有人求媒人介紹姑娘,他們會打開“鴛鴦譜”,按照男青年提出的條件逐個篩選,接着給合適的姑娘打電話如果對方在家,就讓男青年包個車,立馬相親。按當地習俗,相親成功後,媒人可以在婚典上當場收到5000元左右的紅包。

即使是介紹男青年入贅這種過去不“討喜”的行爲,媒人也能從中收取一定的費用。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年來,現實讓男人放下了面子,大家對倒插門也見怪不怪,甚至衍生出市場。

  山西某地就有專門介紹男性入贅到臨近地區的媒婆,每人收費5000元。

  除光明正大的收取“紅包”外,農村媒人還常常通過哄擡彩禮價格從中牟利。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甘肅省政協所進行的一項調研就顯示,由於農村婚介市場發育仍然不成熟,行業管理力度不夠,導致一些不法職業媒人哄擡婚嫁彩禮、兩頭漁利、藉機斂財,刺激了彩禮再次走高。

  由於在彩禮中“上下其手”的空間極大,一些農村媒人甚至轉變爲專門從事婚姻詐騙的不法分子。2017年在安徽省某縣就發生了這樣一個案例:當地抓獲的兩名犯罪嫌疑人以介紹對象爲名,先讓男方支付鉅額彩禮,並保證不再追加彩禮,之後卻出爾反爾。一旦男方因爲彩禮數額太高悔婚,媒人就只退還部分彩禮,並將其餘的一部分彩禮“中飽私囊”,通過這樣的手段,媒人先後騙走多名受害人近10萬元。

  在10月29日上午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出席的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一局局長張志勇也提及:

 “一些地方農村,媒人兩頭去欺騙,對男方說女方多好,對女方說男方多好,其實他是趁機漁利。

  加強對農村“媒婆”的管理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從上述案例看,農村婚介市場出現了一些失序的苗頭,因此,有關部門對此採取措施,進行明確規範,也成了題中應有之義。此次發佈的《指導意見》就明確要求,基層民政、婦聯等工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婚介機構和農村“媒婆”的管理。

  如何規範農村婚介機構和活躍在田間地頭的“媒婆”?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不少地區已對此展開了實踐。在河南柘城縣,當地成立縣、鄉兩級紅娘協會,吸納了600多位紅娘。

  據介紹,加入該紅娘協會的紅娘都做了培訓、宣過誓,簽了承諾書。凡是說成的親事,彩禮一律不能超過2萬元,媒人答謝禮不能超過2000元。如果索要高價中介費、哄擡婚嫁彩禮,取消會員資格。

  在規範婚介人員同時,提供普惠性的婚介服務很重要。《指導意見》明確,要創新青年婚介服務方式,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的作用,鼓勵村裏的婦聯主席成爲農村的義務紅娘,爲農村青年提供婚戀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