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觸電新聞”是廣東廣電的融媒體拳頭產品,針對新媒體特性打造的微紀錄片《加油吧康康》,立足於“脫貧奔康”的時代背景,將鏡頭對準滿懷夢想與熱情的扶貧奮鬥典型,以農村脫貧攻堅實踐爲素材,講述各地扶貧人物和故事,如:第一書記、扶貧能手、鄉村新聞官、鄉村帶貨網紅等。2020年項目將圍繞脫貧攻堅主題,派出多路記者走訪廣東全省各地,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以大屏直播和多種適合新媒體傳播生態的短視頻產品,全方位展現廣東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取得的成就,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用鏡頭全景式記錄廣東在“脫貧奔康”路上的付出與收穫。

廣東廣電 供圖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全社會都在努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公里”。廣東廣播電視臺(以下簡稱廣東廣電)戰“疫”扶貧兩不誤,在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堅持全臺一盤棋,新聞、公益、電視劇、紀錄片等的創作深入扶貧一線,形式多樣,銳意“破圈”,爲脫貧工作加油助力,講好時代故事。

打好“新聞 公益”組合拳

脫貧攻堅作爲2020年的重大宣傳主題,廣東廣電全方位啓動脫貧攻堅新聞報道矩陣,通過大型直播、專題策劃、主播走基層等多種報道方式多層次、廣角度、全景式展示廣東脫貧攻堅成果圖。

《飛越廣東》是廣東廣電重點打造的新聞融媒體大型系列直播品牌項目。2020年項目將圍繞脫貧攻堅主題,派出多路記者走訪廣東全省各地,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以大屏直播和多種適合新媒體傳播生態的短視頻產品,全方位展現廣東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取得的成就,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用鏡頭全景式記錄廣東在“脫貧奔康”路上的付出與收穫。

新聞節目《今日關注》聯合廣東省扶貧辦、廣東省慈善總會,推出《主播走基層——脫貧奔康 一個都不能少》新聞專題策劃。節目以主播走基層的方式,讓新聞主播走出演播室,深入典型的貧困村,來到田間地頭,與貧困戶同喫同住同勞動,體驗勞動致富的辛勞和光榮,爲“脫貧奔康”鼓與呼。借鑑綜藝真人秀的部分表現手法,打造“上進又好看”的主旋律報道,並將進行多場線下推介活動,結合新媒體矩陣,發起“最美脫貧鄉村”等投票,邀請愛心機構或企業參與,爲貧困地區提供更多實在的幫助。

思想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關鍵,消除貧困羣衆的“思想貧困”,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前提。除了脫貧攻堅的新聞節目,廣東廣電總編室還創意製作了一系列公益片。《轉變觀念 改變貧困》和《稻子熟了》聚焦“思想扶貧”“思想扶志”,助力激發貧困羣衆脫貧的內生動力;《轉變觀念 改變貧困》緊緊抓住一些貧困羣衆的思想痛點,強調轉變觀念,才能真正改變貧困;《稻子熟了》則以微電影手法,用心溫情講述一個農村支教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以“稻子熟了”的意象寓意脫貧攻堅戰結下的累累碩果。

紀錄片描述時代精神圖譜

廣東廣電“南派紀錄片”一直秉承廣東人的務實精神,以真實爲核心,描述時代精神圖譜,脫貧攻堅正是2020年的創作重點。

廣東衛視馬志丹紀錄片工作室推出的《跑好最後一公里——廣東脫貧攻堅紀實》共5集,每集30分鐘。紀錄片立足廣東一鼓作氣的決心,選材指向粵東、粵西、粵北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以人物爲主線,真實記錄在扶貧攻堅過程中湧現出來的一個個生動鮮活感人案例,講述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和當地羣衆如何以攻堅之勇和“繡花”之功,咬定目標加油幹,脫真貧、真脫貧的故事。

廣東新聞頻道《脫貧攻堅萬里行》將從廣州出發,跨越對口幫扶的10多個西部縣(市),歷時半年,行程上萬公里,直達祖國的西南西北邊陲,採用航拍、記者體驗等多樣化的方式,從城市面貌的煥然一新,到羣衆生活的日新月異,生動展示對口支援地區的滄桑鉅變。影片將按照對口地區製作集數,分爲四川、廣西、雲南、貴州、新疆、西藏等6集。

“觸電新聞”是廣東廣電的融媒體拳頭產品,針對新媒體特性打造的微紀錄片《加油吧康康》,立足於“脫貧奔康”的時代背景,將鏡頭對準滿懷夢想與熱情的扶貧奮鬥典型,以農村脫貧攻堅實踐爲素材,講述各地扶貧人物和故事,如:第一書記、扶貧能手、鄉村新聞官、鄉村帶貨網紅等。微紀錄片擬製作30集,每集3分鐘。每集都將以內容爲核心,並充分利用短視頻、H5、海報、線下活動、電商賣貨等方式,通過對各地脫貧攻堅成就的展示,以人文溫度觸摸家國情懷,促進當地鄉村振興、拉長產業鏈、加快文旅融合等發展,爲觀衆帶去溫情與力量。(記者 楊雯 通訊員 陳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