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萬里長城。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它的建設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各大國爭霸、互相保衛。長城的建設達到了高潮。20多個國家建造了長城,如果把長城建在各個朝代,它可以達到10萬多公里。

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上留下了中國明、秦、漢時期的長城和少量的早期長城。全國長城資源調查顯示,明代長城全長8851.8公里。秦漢及更早時期的長城有1萬多公里,總長度超過2.1萬公里。在過去的2000年裏,長城建成了世界上最長的,範圍最大的古代防禦工程。

明代的長城是最具代表性的。它東起遼寧虎山,東臨鴨綠江,西起祁連山東麓的甘肅省嘉峪關市。長城的主體由許多防禦工事組成,如城牆、城堡、烽火臺、觀城臺和哨所。工程系統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指揮和控制,以達到最佳的防禦效果。除了指揮,長城在建造時也有許多巧妙之處。在秦始皇修築長城期間,他總結了利用地形險情控制封鎖的經驗。到目前爲止,歷代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

一切都建立在兩個山谷或河流的轉折點之間。關城是長城最集中的防禦要塞,俗話說萬夫莫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此外,烽火臺也位於危險地帶,易守難攻,是一項工程量巨大的防禦工程。在建築材料和結構上,採用就地取材、因材施教的原則,創造了多種施工方法。例如,紅柳條和礫石被用來鋪設沙漠中的長城。長城不僅堅固耐用,而且不受沙漠流沙的影響。

甘肅省玉門關地區仍然保存着長城的遺蹟。中國幅員遼闊雖然長城很長,但它也有盡頭。如果敵人不能攻擊長城的中間部分,他能選擇繞道而行嗎?其實古人早就認爲山海關,號稱世界第一關,是明長城的第一關,也是長城最東端,它被稱爲老龍頭。老龍頭位於秦皇島山海關以南五公里處。它是萬里長城唯一的集山、海、俗、城於一體的軍事防禦工事!

如今,老龍頭是國家4A級景區,許多外國人和遊客前來參觀。他們都讚美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智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