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份的夏天涼快的很,不犯懶的週末,適合出門用個傍晚餐。

  繞過大路,拐進一個有點落敗的小巷子裏,右手邊最好看的這棟小房子,木柵門,白牆藍瓦,被院子裏枝椏茂盛的大樹擁抱,而下午的陽光穿透樹叢,光斑落地,恰到好處。

  這兒,就是白 夜便當食物工 作室了。

  剛進門入眼的是一個沒太打理過的小院子,雜草叢生,木桌陳舊,牆角堆一起雜物,倒是很有生活氣息。

  回身往屋裏走的時候,纔看到地上有隻慵懶的喵,不小心驚擾到了人家。

  傍晚時分,屋裏早就亮起了燈。

  推開玻璃門,左手邊有個雜誌架,還有我最喜歡的 《食帖》,五點纔開餐,這時候正好可以翻翻書,也不會覺的無聊。

  餐廳不大,一共大概也就六七張桌子,有個大的長條桌,很適合多人聚會,不過要記得提前預約,不然很可能會沒有位置。家庭式的餐廳,沒有提前預約的話,準備起來也會比較匆忙。最喜歡頭頂這個紙燈,像雲像霧...不像風,透出來的光線柔和的很,這麼一說,就想起來很多讓自己覺得難忘的餐廳,光和溫度都是最乖巧的幫手。

  譬如燥熱的天氣突然闖進去一家開足了冷氣的港式 茶 餐 廳;夜晚十二點還在營業的糖水店,牆面的風扇搖搖晃晃像自然的夜風;大冬天的北京胡同裏的日 料店坐在靠牆的位置,暖氣片烤的人面色通紅開始迷瞪;週末爬早去有露天花園的咖啡廳,陽光正好打在你裝了檸檬片和薄荷葉的水杯上,光影投在桌面,好像有了一道小彩虹;加班到深夜三點,繞過空蕩蕩的大樓,巷口的那家小店還開着門,暖黃色的燈光穿透過陳舊的玻璃門,後廚傳來蛋炒飯的煙火氣,你突然覺得就不累了。 喫到了什麼不一定想的起來,但就是那個片刻很對味。所以,好像我們往往很喜歡的美食記憶,很可能是因爲一種不曾被在意的氛圍。

  說不清有多喜歡這種開放式的廚房,看的到的忙忙碌碌更有生活氣,廚房裏的油煙味沁出來,刀切在菜板上的嚓嚓聲,平底鍋煎肉的聲音噼裏啪啦的好悅耳,一天沒怎麼喫飯的人,期待的搓搓小拳拳。

  廚房的左邊,有個小小的開放隔間,對着窗戶放了兩張沙發和一張矮矮的茶几桌,最適合三五好友慵懶的坐談了。

  發現一隻小白喵,人走來走去,也一點都不能驚擾到它,安安靜靜地蜷縮在柔軟的沙發上,鼻子粉撲撲的像個小baby,蹲着看了好久,真想知道它眼睛是什麼顏色的。

  提前預約過靠窗的位置,在牆角,對着正門可以看到來往的客人。

  靠窗的每張桌上都擺放着小植物,光照充足,被照料的很好。

  餘暉落盡,夜幕降至。

  如果不是舒芙蕾的熱氣和甜香撲面而來,怕是差一點要困頓起來,舒坦的很。

  收起耳機,關掉曲子,陷入這一杯奶香甜膩中。

  說不上是什麼感覺,就類似於陽光正好誰穿了件白襯衫的心情,一切都恰到好處,剛好的飽腹感,廚房飄來的菜飯香,26攝氏度的室溫,熟悉的對面的人,窗外矮牆上的光斑,漫步在落葉叢裏的花貓,好像生長在耳朵裏柔和的提琴聲,和一個迷迷糊糊的我。

  像是做了一個好聽的白日夢,在這個正好的午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