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國十八年(1929年),北京頭等妓院有四十五家,妓女三百二十八人。三等妓院(下處)一百九十家,妓女一千八百九十五人。

解放初的妓女改造工作,一直是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多年前,蘇童有一部小說《紅粉》寫的就是這一段往事,還被拍成了電影,其實真實的“紅粉”故事,比電影還要曲折。筆者日前來到位於北京東交民巷的警察博物館,在發現了這些珍貴的老照片和史料,揭開了那些塵封的往事。

青樓匯聚的“八大胡同”

在清末民國時期的北京城,前門八大胡同成爲花街柳巷的代名詞,據說這八大胡同分別是百順衚衕,胭脂衚衕,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衚衕,王廣福斜街,祝家衚衕,李紗帽衚衕。

其實,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爲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衚衕裏,還分佈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衚衕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八大胡同曾是賽金花“重張豔幟”之處,但也出了小鳳仙那樣真正的義妓,演繹了一段美人救英雄的佳話。根據《燕都舊事》一書引用的資料:“民國六年(1917年),北平有妓院三百九十一家,妓女三千五百人;民國七年(1918年),妓院增至四百零六家,妓女三千八百八十人。民國六七年間,妓院之外私娼不下七千人。公私相加,妓女就在萬人之上了。民國十六年(1927年),首都南遷,北平不如過去繁榮,妓院、妓女的數字也隨之下降。民國十八年(1929年),北京頭等妓院有四十五家,妓女三百二十八人;二等妓院(茶室)有六十家,妓女五百二十八人;三等妓院(下處)一百九十家,妓女一千八百九十五人;四等妓院(小下處)三十四家,妓女三百零一人。以上共計妓院三百二十九家,妓女三千零五十二人。”

從資料裏也可以看出,民國時代妓院分成四等,主要是爲了徵稅而劃分的,一等“清吟小班”,二等“茶室”,三等“下處”,四等“小下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窯子”。據說妓院的房間很矮小擁擠,跟鴿子籠似的,只能放下一張牀及一桌一椅。那裏面收容着煙花女子們扭曲的人生。

新政府宣佈立即封閉妓院

1949年9月27日,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出席會議代表623人,一致舉手通過定都北平,並自當天起正式改北平爲北京。兩個月後,北京市的第一屆人民政府誕生。這屆新政府一上任就乾脆利落地幹了件大事。

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第二屆人民代表會議通過決議:立即封閉妓院。

11月21日下午5時,在市領導班子誕生的人代會上,市婦聯籌委會主任張曉梅宣讀了封閉妓院的議案:“……茲特根據全市人民之意志,決定立即封閉一切妓院……”張曉梅還沒念完,會場上就響起長時間的掌聲。當大會一致通過封閉妓院的決議時,又是掌聲雷動。新任市長聶榮臻當場鄭重宣佈:立刻執行這項決議!

下午5時30分,市公安局就接到了此項命令。封閉妓院的總指揮是公安部部長兼北京市公安總局局長羅瑞卿,他立即組織了2400餘名幹部和民警,分成27個行動小組,定於晚上8點統一行動。

在6點的時候,警方還策略性地把妓院的老闆、老鴇們都叫到了公安局開會。開會這種事情過去也常有,所以妓院老闆和老鴇們照例去了,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這就是最後一次了。

與此同時, 37輛大卡車載着2000多名幹部民警,直奔分佈有妓院的5個城區及東郊、西郊。衛生部的一個消毒組帶了消毒藥水和藥品,也同時出動。各行動組在妓院房上及附近的衚衕口都佈置了便衣和武裝民警,開始了戒嚴。每個妓院門口都有民警把守,衚衕裏有民警巡邏,以防止有人破壞和搗亂。

8點一到,幹部按分工衝入指定的妓院,首先集中嫖客、妓女,然後把夥計、茶房、跟媽也集中起來。少數一等妓院的妓女習慣了金絲雀般的生活,哭哭啼啼,撒潑打滾;多數妓女平時多受老闆、老鴇的恫嚇,怕被“配給煤黑子”、“配給傷兵”或“去種地開荒”,這會兒聽到政府把她們當人看,考慮了她們的今後生路,情緒很快就穩定下來了,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

深夜12點,各行動小組按計劃把集中起來的妓女,統一送到了設在外二區韓家潭衚衕的婦女生產教養院,將她們分別安置到8個教養所;對嫖客逐一進行了檢查、登記,經過教育後予以釋放;茶房、夥計、跟媽等也由幹部進行教育,令其登記,次日取保釋放。

第二天凌晨5點多,一夜之間,全市224家妓院已全部完成封閉。整個過程中,行動指揮部先後共下達了6次命令,對統一行動的時間、分工、政策等都做了詳細而明確的指示。

頭一天下午剛通過的決議,第二天早上就已經在彙報執行結果了!11月22日上午,總指揮羅瑞卿向代表們報告了執行大會封閉妓院決議的結果:集中拘留了424名老闆和領家,收容了1268名妓女,“集中工作很順利,秩序良好”。

消息傳出,首都百姓無不拍手稱快。新成立的北京市人民政府辦的這件事,說起來不算大,但它更像是一種象徵,象徵着新中國新首都的新面貌。

教養院裏的新生

北京市婦女生產教養院的指揮部就設在八大胡同的春豔院,下設8個分所,集中在八大胡同的兩條衚衕:韓家潭和百順衚衕,任務是教育改造妓女,將她們變成社會普通勞動者,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爲了更好的改造這些學員,教員們首先組織開展老鴇、領班控訴大會,歸還屬於學員們自己的個人財產,爲他們找尋家人,把孩子接過來同住,並且不再稱呼她們妓女,統稱爲學員。這些實打實的措施安撫了妓女們的情緒,得到了她們的信任。

心理問題解決了,還要解決她們的身體健康問題。經檢查有95%以上的人患有性病。市政府就組織了北大醫學院、性病防治所等單位給學員們治病。當時的情況,盤尼西林是對抗細菌最好的特效藥。在解放初期困難的情況下,政府還是拿出了一億元,用於購買盤尼西林。在醫生細心治療下,她們的病逐漸治好。婦女學員們在教養院學習新技能,穿樸素的衣服,慢慢地改掉了從舊社會帶過來的壞習慣。

教養院還組織妓女看曹禺的話劇《日出》。在幽暗的劇院裏,許多學員都哭了,因爲故事裏有她們的生活。觀劇之後,教養院組織小組討論,學員們開始抹着眼淚主動訴說自己的身世。

最難改造的是“頭等妓女”和“二等妓女”,她們人數多,風華正茂,有點文化,學過吹拉彈唱,接待的都是達官貴人、資本家、美國軍官之類的中上層人物,收入頗豐。對她們來說,彷彿無苦可訴。

據作家柯巖回憶,教管員們從三四等老病學員中請了一些人來和她們談心。老婦們先對她們發出讚歎:姑娘你好漂亮!接着顧影自憐一番:誰沒有過花一樣的年紀呢?然後說:不錯,姑娘們現在是有模有樣,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你們能年輕多久?“你知道八大胡同當年有個喜連紅嗎?--那就是我。”原來這些老婦都是當年在八大胡同紅極一時的名妓。她們回憶起當紅時的風光和得病之後淪爲四等妓女的慘痛,號啕大哭。

除了教養院,社會上許多組織和個人也前來幫助學員進行改造。劇作家洪深親自給她們排戲《千年冰河開了凍》,爲了一句臺詞的語氣,一個手勢的高低,累得寒冬臘月裏滿頭大汗。因爲出色的表演,有好幾位學員後來都被國家劇團吸納爲演員。

政府的改造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到1950年6月底,有505個學員結了婚,374人回鄉參加生產勞動,21人蔘加中央防疫隊,13人考入藝術院校,還有人去工廠做工,她們像普通人一樣走入了社會。

1951年底,北京的禁娼運動落下了帷幕,全國各大城市相繼開始了改造妓女的行動。曾經在中國綿延3000多年的娼妓現象被徹底剷除乾淨。通過政府的引導改造,千萬受難的姐妹們從此站起身來,去迎接自己的新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