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客從海上來 共聚進博會】承載文化記憶 老式戲院新活力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有着“東方百老匯”之稱,海外電影劇目,南北方各地戲曲交匯於此,正因如此,市區曾湧現出多達百餘家戲院劇場,此後,不少老劇場陸續消失,不過還是有諸多老戲院保留並繼續傳承着。

1959年交響樂梁祝奏響蘭心

承載着老一輩上海人滿滿記憶的蘭心大戲院一直是最高級別演出的象徵。提到蘭心在上海人心目中的位置,它代表着那個時代的高雅和藝術,1959年交響樂梁祝就是在這裏拉開了它的首演,從而被全世界所熟知。

美琪:力爭打造多元文化空間

取"美輪美奐,琪玉無瑕"之意的美琪大戲院,有着70多年曆史,是老上海多元繁榮文化魅力最好的見證地。爲了留住上海幾代人的生活印記以及屬於這座城市的文化記憶,經過劇院歷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改造修繕,2016年美琪大戲院華麗復出,修舊如舊的美琪“面子”是最上海的、“裏子”卻是最國際化的,建築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歷史風貌,而設備卻與國際接軌。如今的美琪大戲院兼顧電影、話劇、戲曲等衆多類型演出,建立白天看電影晚上看演出的模式,力爭打造上海現代市場的多元文化空間。

上海大戲院迴歸戲劇空間

同樣有着七十多年曆史的上海大戲院也經歷修繕後洗去歷史風霜,盡顯現代氣息。如今的大戲院着眼於上海人文戲劇和創新實驗戲曲,新的戲夢和舊的歷史將在這個空間裏碰撞出屬於新時代的文化火花。

天蟾逸夫舞臺進入修繕期

百年滄桑變幻,記載京劇的興衰榮辱,聚攏了幾代觀衆的天蟾逸夫舞臺今年也進入了修繕期,修繕後的天蟾逸夫舞臺將大幅提升觀演體驗,更好服務上海文化市場。

衆多老式戲院煥發新的生機,而根植於這片土壤的各路影劇戲曲也在精緻華美的海派氣息中不斷地兼收幷蓄、融合創新。

推薦閱讀

【微視頻】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慶祝進博會召開

打卡進博會,央視新聞小編館主全亮相

【新時代 共享未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