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549年6月,炎夏的炙熱中,洧水沖垮了長社城牆,11萬東魏士兵衝進城內,筋疲力盡的西魏士卒徹底崩潰,王思政帶着幾個親隨尚且在高處避水拒戰。王思政還主動派兵出城偷襲東魏軍。

西魏北周關隴集團的核心,是所謂的八柱國、十二大將軍。這個核心集團中有真正的名將,也有冒牌的水貨。而西魏國許多真正能打的名將,卻因爲種種原因沒有擠進去。比如名著一時、專治敵國皇帝的王思政。
一、出身並不低的高門子弟
王思政是太原祁人。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在晉朝南渡後,一直名臣重臣輩出。到了王思政的時代,仍能借助門第的優勢,在起跑線上比別人領先。但是領先了的王思政,卻並沒有和其他大族子弟一樣無所事事,他選擇了從軍。

魏孝武帝元修起初很是器重王思政,還讓他當了皇宮衛隊負責人。但不久後孝武帝在高歡逼迫下西奔關中,又因不滿宇文泰而被弒。王思政失去依靠,越來越邊緣化。
想成就事業必須站隊,必須讓宇文泰信任。在如何站隊上,他頗費了一番思量,並且採用了一個相當自虐的做法。
有一次宇文泰大宴羣臣,席間拿出一堆綾羅,讓大家玩樗蒲遊戲,誰先用色子擲出五子全黑的“盧”,就可以先拿到獎品。一會兒工夫,獎品發完,宇文泰解下自己的金帶作爲獎品,大臣們卻再沒人能擲出“盧”。輪到王思政擲,王思政解下來自己的佩刀說:“如果天意能讓我爲宇文丞相立功,受到丞相大人的寵遇,那麼我就能得到盧,如若不然,我立即自盡。”一個遊戲而已,何苦如此,宇文泰想不到王思政氣性這麼大,連忙離席勸阻,可是王思政手快,色子已經擲出,而且,居然真擲出個盧!於是乎金帶賜歸,同時也向宇文泰表了忠心。

狗急跳牆,兔子急了咬人,人逼急了也會瘋狂。王思政即活生生的例子。
自此之後,王思政逐漸被委任出去帶兵打仗。帝王用人,全看忠心與否,既然王思政表了態,何況他本人也真有才能,東西交戰,正是用人之際,宇文泰任命王思政爲驃騎將軍,讓他到河南一帶去募兵。
537年,東西魏爆發河橋之戰,由於宇文泰戰略失誤,西魏軍損失慘重。王思政手持長矛下馬步鬥,深陷敵陣,反覆衝殺,激戰一天,手下軍士幾乎全部戰死,王思政亦重傷昏迷。若是一般大將,昏死在此,九個腦袋也被東魏軍砍去報功了,哪有生還的道理,但是命運女神再次眷顧了王大將。
他沒死,還活的很利整。
王思政常年在軍中,過得是刺刀見血的生活,經驗告訴他,作戰時決不可穿太鮮亮的衣甲。因爲衣甲是官階的標誌,穿得太好,活着時容易成爲敵人的靶子,死了也容易被人割去腦袋邀功。此戰,王思政仍然穿的是破衣爛甲,所以敵兵沒太注意他。以至於雙方收兵後,帳下的武士雷五安來找他時,他竟然醒了過來。
二、築城狂魔
此戰過後,王思政更得信任,被任命爲弘農郡守。弘農郡在今河南靈寶,是由河南進入關中的要道,守好這個地方,意義非常重大。好好幹,肯定能立功。但是守畢竟不如攻,死守幾十年,未必如領兵大將打一個漂亮仗管用。偌大的弘農郡,難道只能讓英雄埋沒?
王思政放眼一看,發現了機會:玉壁。
玉壁是從晉南進攻關中的必經之路,與黃河重要渡口蒲津渡互爲表裏,但這裏卻沒有什麼像樣的堡壘。

王思政充分利用玉壁周圍臺地的優勢,建成一座堅城,使其成爲插向山西腹地的一把尖刀。進可攻,退可守,讓東魏喫不下,咬不動,啃不爛,還不得不冒着硌掉大牙的險去硬啃!城建好之後,他還以弘農郡守的身份親自坐鎮玉壁,從此之後,這座堅城在數十年東西魏爭霸史中從未陷落。
事實證明了王思政的眼光和能力,公元542年,東魏高歡調集重兵從晉陽南下,鐵壁合圍玉壁,意圖一舉拔掉這顆釘子。然而城池守備設施非常完善,苦戰45天后,玉壁城依舊危然聳立。適逢天寒大雪,眼見士卒死傷無數,且關中方面傳來消息,西魏的主力渡過黃河準備救援玉壁,東魏統帥高歡不得不下令全軍撤退。
玉壁堅城之策奏效,令西魏朝野相當滿意,於是趁熱打鐵,命令王思政繼續發揮長處,返回駐農郡治鞏固城守。王思政於是在弘農大修城牆,完善守禦戰具,並大規模屯田,積累糧食。弘農這座自東西魏分裂以來就始終被來回蹂躪的城池,第一次成爲鞏固關中防線的要塞。此後30餘年,東魏北齊軍隊再也沒有踏過此城一步。
王思政營造玉壁、弘農二城的功績,比之小關、沙苑等歷次野戰大勝,更顯於長遠。王思政所處的時代,西魏剛剛在關中立足、兵少力弱,面對佔據了北方最富庶地區的強大東魏,西魏需要爭取時間、空間進行積累和發展,僅僅在野戰中打幾次勝仗,對國家整體實力沒有太大幫助。兩座堅城的建立,則爲關中提供了堅強的捍蔽,即使前線戰事失利,一時也無法危及根本。事實上建造堅城的好處,稍後就已體現出來。
公元543年,就在王思政坐鎮弘農的一年後,東西魏爆發了規模空前的邙山戰役,西魏慘敗,損兵6萬,督將以下軍官被俘虜400餘人。東魏軍乘勝追擊,主力直逼弘農郡的陝州,晉南的汾河諸城、豫西的洛州紛紛淪陷,但是因爲有弘農這個堅固的要塞支撐,西魏以之爲依託,有效遏制了東魏的強大攻勢。
公元546年,在目睹了王思政建玉壁、修弘農的巨大國防潛力後,西魏政府再派王思政到荊州主持防務。此地位於今河南鄧州附近,是西魏防線的最南端,同時面臨東魏和梁朝的威脅。但是城牆低矮,不足依託,與其地扼東南的地位極不相稱,王思政繼續發揮他的拿手好戲,組織大修城池,完善守備。
與此同時,他留在汾河谷地的玉壁城,在另一位名將韋孝寬的主持下,終於實現了硌掉東魏大牙的理想,546年東魏丞相高歡再調重兵圍攻玉壁,苦戰60多天,士卒陣亡7萬,最終鎩羽而歸,高歡本人回到晉陽後連累帶氣,於次年病死。與此同時,東魏國內引發連鎖反應,鎮守河南十四年的宿將侯景不服高歡兒子高澄,舉全河南之地投降西魏。
三、經略河南
所謂全河南之地,大致包括今天河南鄭州、開封、商丘以南到信陽一帶,處於東魏、西魏、梁朝三方的中心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佔領河南,對於西魏來說,可向北一路直逼東魏首都鄴郡;對於梁朝來說,可包舉淮北之地,全面進逼山東河北。

有鑑於此,東魏迅速派兵追擊向南逃竄的侯景,西魏則令八柱國之一的大將李弼派兵援救侯景,短暫交戰後,東魏軍解除了攻勢,西魏的救援部隊也退回境內,只留下侯景的殘部。河南的腹心之地,一時間形成軍事真空!
形勢緊迫,時機稍縱即逝,該怎麼辦?王思政敏銳地看到,侯景這個老混蛋必然不肯順利歸附。如果遷延時日,東魏和梁任一方的軍事力量深入河南,屆時再來奪地,必然是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何不趁此時佔領河南。
但是縱觀大局,東西魏軍各後撤,皆有自身的考慮。東魏一方,高澄新近上位,未收攏起諸老臣的人心,騰不出手來收拾河南的局面,同時李弼軍依託荊州、弘農一線,前出河南,兵鋒一時不可攖,不便立即派出大軍進攻河南,而老妖怪蕭衍已經派軍隊直犯淮北,其威脅更大,必須優先解決。西魏一方,侯景之轉向尚未確定,若李弼一部長期駐紮境外,一旦侯景結連東魏反噬,李弼部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兩邊都有自己的理由。怎麼辦?王思政等不及了,上書要求把荊州郡治移到潁川!
這是一招險棋。
險之一在於荊州兵少。王思政手下僅有兵萬餘人。作爲後方,依託州城聲援李弼則可,但若是出荊州佔河南,未免顯得過於薄弱。
險之二在於潁川易攻難守。潁川前出國境線200餘里,且地勢一馬平川,前有洧水,後有潁水,一旦東魏緩過神來,以重兵圍攻,則前無去路後無退路。
險之三在於侯景的動向。侯部殘兵尚且盤踞在豫州郡治(今河南上蔡),而且風聞已經向梁朝老妖怪蕭衍暗送秋波,如果這個混蛋突然招誘梁軍支援,不僅潁川難守,恐怕大本營荊州也有可能被梁朝端掉。對於梁軍,19年前傳奇將軍陳慶之以7000兵力橫掃河南,打得數十萬北魏軍隊喪師失地,如果此景重又上演,王思政將會成爲西魏的罪人。
西魏政府有人看出了危險,淅州刺史崔猷力勸不可輕易將主力前出潁川,即使餓得難受,也只可以一部兵力先拿下潁川,同時佔領豫南數州,王思政的主力靠近國境線作爲支撐,如此則可萬全。
王思政認爲,這麼辦雖然穩便,但是步子太小,給東魏留下了極大空間,要佔河南全境恐怕難了。他向中央保證,他將以潁川爲堡壘,力爭拿下河南之地,即使東魏來圍攻,他也將支撐足夠多的時間等待中央的救援。話說到這裏,宇文泰不好再反對什麼,當即答應,並付之以獨當河南一面的重任。
得到許可後,王思政迅速分派諸將,分路進取河南,其中郭賢部向北佔領魯陽,權景宣部向南佔領豫州,王思政自率主力佔領潁川郡。一時間原侯景治下的七州十二鎮盡數歸於西魏。
自公元534年以來,西魏人做夢也不敢妄想的河南地,終於全數落入自己手中。舉國的光榮與夢想,全繫於王思政一身!這位出身太原王氏的高門子弟,終於憑自己的奮鬥建立了不世功業,成爲西魏軍界絕無僅有的第一人!
四、神哭鬼泣戰潁川
物極必返,盛極必衰。這個萬世不易的道理,王思政不會不懂。但是他不得不繼續前進。
佔領潁川后,王思政已經看到了危機。
萬餘名荊州兵,撒在廣袤的河南七州,無限於一把胡椒麪撒到一頭烤全牛身上。相比於權景宣手中僅數百人的兵力,潁川郡王思政手中的8000餘人已算得兵力“雄厚”了。而他要面對的是東魏全國。
東魏新任丞相高澄開始部署反攻。其中主力部隊10萬人直攻潁川,豫南諸州以各州兵爲主反攻,同時,發動豫南鄂北的蠻人遮斷荊州,企圖圍殲進入河南的西魏軍。
公元548年八月,東魏主力抵達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城下。東魏軍主帥高嶽驚奇的發現,預料中嚴陣以待的場面沒有出現,城上無旗無兵,彷彿已是一座空城。難道在使空城計?高嶽不管什麼空城計滿城計,自恃人多,直接下令攻城,但還沒來得及展開攻具,城中的精兵已然衝殺出來,打得東魏軍措手不及,狼狽後退。

有了高歡兩戰玉壁的經驗,東魏軍學聰明瞭很多。對於堅城,如果一鼓作氣,不顧死活地猛攻,效果反倒不如圍困。即使兵多,也要平心靜氣地坐下來慢慢打,城中糧食總有喫盡的時候。而且在兵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還可以以城爲點,圍城打援。
從八月至第二年的四月,東魏軍持續攻城。東魏軍在城外堆起土山,在土山上搭起飛梯攻城頭,又居高臨下向城中射火箭,守軍以火箭射土山上的攻具,盡數焚燬之。王思政還主動派兵出城偷襲東魏軍。如此持續月餘,東魏損兵不少,卻沒有什麼功效。
眼見硬攻不是辦法,東魏加派兵力,把長社城外洧水下游堰起,河水上漲,湧到長社城下。一河水抵十萬兵。這麼泡下去,即使水小,時間長了也非泡塌城牆不可。
東魏大將慕容紹宗、劉豐,有一天同乘一條大船抵近長社城牆觀察戰況,大船緩緩逼近州城,然後停在水面,成爲一座浮動的觀察哨。
不早不晚,此時城外忽然颳起大風,風勁之大,至於樹木摧折,水波暴起,城牆內外的士兵們不得不暫停了防守和攻擊行動,等這忽起的大風停停再說。這時,意外發生了。
慕容紹宗和劉豐乘坐的大船,因爲處在長社城的上風向,忽然向城牆飄去,在大自然的偉力之下,船上的一切挽救措施都已無能爲力,船撞上城牆只在頃刻!
慕容紹宗和劉豐急的團團轉,怎麼辦?他們已經看見長社城頭的西魏士兵準備好了搭鉤和弓箭,再不逃就是個死。但是不會水怎麼辦,身爲大將、名將,生死關頭,寧死而不辱,慕容紹宗表現出了應有的氣度和風範,他一頭扎進水裏,在河水裏掙扎了幾下,就此淹死。劉豐也迅速跳水,奮力向東魏軍堆起的土山游去,但是很不幸,沒等他游出去多遠,大風激起的浪頭又把他捲回城下,西魏士兵的箭矢準確命中了他的要害,劉豐命殞水中。稍後,船飄近城牆,西魏士兵搭過船來,俘獲了還在船上的東魏將軍慕容永珍。
三個大將,就這麼稀裏糊塗地死掉。東魏丞相高澄聞訊大怒,親自帶援兵抵達城下,同時下令,如果有人能生擒王思政者皆封侯。如果王思政稍有損傷或死亡,那麼破城之日,王思政的親近左右統統殺死。
身在圍城之中的王思政沒心思理會這個。敵方增兵,自己的援兵又在哪裏?他急切地盼望着來自關中的消息。他還記得在上書速佔河南時曾向中央保證,如果在潁川遭到敵人水攻,以60天爲期限,若是陸攻,以三年爲期限,期限之內不需救援,超出則需救。此時敵軍水攻早已超過百日,主力部隊還遲遲不到,恐怕事態已非自己所能控制。
西魏援兵不是沒來,而是過不來了。東魏軍用水攻之前,西魏政府已派出援兵,名列八柱國之一的大將趙貴率兵出關。也是逼於此,東魏決定採用水攻,力爭在趙貴抵達之前喫掉長社。東魏軍主力一分爲二,一部面圍困長社,一部在潁川外圍防遏西魏援軍。擺在趙貴前面的是一個大難題,進,那就必須蹚過潁川周圍的大水,然後在泥濘中與東魏軍決戰,這無疑是個下策;退,長社城已朝不保夕。怎麼辦?
左右踟躇中,英雄王思政逐步走向敗亡。
公元549年6月,炎夏的炙熱中,洧水沖垮了長社城牆,11萬東魏士兵衝進城內,筋疲力盡的西魏士卒徹底崩潰,王思政帶着幾個親隨尚且在高處避水拒戰。城破對於他來說,既是末日,也是解脫。
王思政面向西方,跪倒叩頭,大哭曰:國家付於我重任,我不能完成,現在只能以死報國了。言畢欲抽刀自刎。
旁邊的軍士一齊拉住了王思政。部將駱訓勸道:將軍一死容易,可是全城士卒的命都系在將軍身上,請將軍垂憐。萬般無奈,王思政引衆投降。高澄接見王思政,這位敢以孤軍抵抗敵十萬大軍的將軍虎瘦雄心在,略無畏懼,辭氣慷慨,對高澄仍執亢禮。高澄不惱不怒,反而以得到這位當世英雄而欣喜異常,給予他豐厚的待遇。潁川之戰結束兩年後,東魏禪代於北齊,王思政被任命爲都官尚書,最後得以善終。
五、心死神滅嘆英雄
王思政生平崇尚忠義,爲官廉潔,有良好的政治聲譽和幾乎完美的私德。這樣一個志存高遠、胸襟開闊的人,雖然最後得以善終,但以其政治立場、人生抱負和名聲而論,被東魏俘獲之時,他的政治生命已經終結。
王思政經略河南之舉,是其人生輝煌的頂點,也是東西魏時期一件牽動三國的大事。其事成,則足以改變三國局勢,其事敗,亦足以響震三國政治軍事佈局。也因其牽涉廣大,王思政的命運被捲入國家角力的漩渦之中,即使他有足夠傑出的軍事才能,在國家背景下,仍然顯得太過渺小。
我們無須深究,潁川之戰的11個月期間爲何西魏不兵出河南作爲戰略支援;無須深究,趙貴出河南後,爲何竟未與東魏軍發生一戰;無須深究,關中的宇文泰嫡系,對王思政這個後來居上的外來戶到底是何態度。近百年後,唐人令狐德棻著《周書》,總算給王思政一個公允的評價,他的功業,足可與名聞後世的十二大將軍相提並論。
然而越是如此,越發襯托王思政盛名之下的黯然寂滅良足可惜。智與力不相埒,心與時不相協,還只是大勢使然。至於隱藏在歷史深處的陰影,揮之不去,令將星蹶塵,英雄氣短,才真讓人可悲可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