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育儿 | 家有气喘儿,超折磨人的住院日记

上个月,小熊1个月内反复住院了2次,刚开始我一直以为只是重感冒、肺炎,但是经过这阵子的治疗及检查,医生告诉我小熊确定是有过敏气喘体质的孩子。

老实说,压根儿没想过我的小孩会是气喘儿,以前曾听过很多气喘儿的家长分享小孩发作的事情,总觉得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并没有把前辈们的经验分享牢记在心中,更没有研究照顾气喘儿这方面的知识。

以前老大(姐姐)感冒生病,我总是以支持疗法为优先,希望利用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对抗病毒;大概一个月前,小熊(弟弟)开始微微的咳嗽,当时,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可能是温差太大孩子着凉了、可能是被姐姐感冒了传染、可能是晚上睡觉直接吹到冷气...

总之没有发烧、没有黄鼻涕、没有精神不佳、所以我也没打算让小熊看医生吃药。咳了一个礼拜之后,发现小熊咳嗽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严重到会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除了咳的严重,小熊也开始发烧了,整张脸都红扑扑,然后活动力和食欲也变差,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小熊开始喘。

观察了两天之后,我发现他的症状没有改善,于是深夜赶紧带孩子急诊挂号,经过医生初步的检查后,他要我们先去照X光,看了片子之后,医生说小熊的肺都变白了,里面积了很多痰。因为他年纪较小,又喘又烧,所以建议我们住院治疗。

其实说真的,当听到医生要我们住院治疗其实我放心很多,虽然知道医院照顾小孩真的很累,但依小熊这种状况,带回家我真的怕我不会照顾。打电话给部队的老公,然后独自一人一手抱小熊,一手拿着一堆资料去办住院。

被咳嗽发烧折腾几天没睡好的小熊,这时早已在闹睡觉。进病房安顿好后,马上让他躺病床上睡觉;但是睡没多久,住院医师就过来问诊,不知道是太累还是不舒服没体力;小熊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坐在我腿上让住院医师检查,完全没有哭闹。

检查完后,正准备哄小熊睡觉。但是没多久,护士又来扎针输液。接下来小熊用沙哑的哭喊声喊:“妈妈!”虽然也很心疼,但我知道这是让小熊可以快快康复的方法,我尽量配合护士。护士说埋的留置针,是软管,即使这样也提醒我避免孩子乱动,因为2-3天后,输液易渗漏。

之后,我抱着小熊在怀里,怕乱动针穿了,小可怜窝在我怀里眼角还有没滑落的小泪珠。除了输液之外,小熊也要睡氧气帐,这个氧气帐就是将高浓度氧气打入透明的密闭式帐篷, 帐篷里有持续性高浓度的氧气,可以缓解因呼吸费力、缺氧产生的不适,小熊必需尽量待在氧气帐里。

但是可能是刚刚打点滴惊吓过度,小熊对于任何的医疗器材都很惊恐,根本不愿意进到氧气帐。为了要让他呼吸舒服,我试了好多方法,甚至缩着身体陪他一起塞在氧气帐里。不知道过了多久,缩在氧气帐篷内的我手和下肢麻木,只为了让小熊多吸一下氧气。

之外,小熊每天要吸4次的气管扩张剂,以及每四小时要进行拍背,帮助他把肺部的脓痰咳出;这是因为医生说,气管扩张剂本身不具抗炎或化痰的作用,主要是帮助紧缩的支气管上的肌肉放松,使呼吸道通畅而解除呼吸困难的不适。

第二天早上,小熊被进来量体温的护士吵醒。但没哭没闹,虽然进食状况还是不好。不过白天愿意吃些苹果、香蕉,但是没发烧,精神也不错。

我开始发现他的眼睛分泌像脓一样的分泌物,我当时的想法,会不会是感染腺病毒?因为之前有朋友得腺病毒,眼睛也会有这种分泌物,如果是腺病毒就糟糕了!会加重高烧,而且喉咙会很痛,没有办法进食。

想到这,我赶紧去医生办公室,反应这个情况;医生看完小熊,小熊吵着要便便,一手推点滴架,一手抱他去厕所、洗屁股,帮他换好尿布和新裤子后;看到住院医生拿着棉棒说要帮小熊做腺病毒快筛。我很熟练地一手压制住头,一手抓住双手,然后把小熊的脚夹在我的双腿中间,让医生用棉棒在他喉咙深处采取标本。

不用猜想,小熊又哭又叫,因为喉咙被刺激,小熊反射性地干呕+咳嗽,感觉好像有痰咳不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就吐了,我望着我和小熊身上、床上的呕吐物叹了一口气。

想办法先安抚小熊情绪。接着赶紧帮孩子、还有我自己换上干净的衣服,并麻烦护士更换床单、床垫。

大概半个小时,护士进来拿了一瓶眼药水说是要给小熊点的,一天四次。我当下脑袋一片空白,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帮眼前这个小半兽人点眼药水,只好硬着头皮把小熊压制在床上,然后趁乱尽量撑开眼皮,然后乱点几滴眼药水在他眼睛里。说真的,我根本分不清楚他眼中的是泪还是眼药水。

值得欣慰的是,腺病毒快筛结果出来了,不是腺病毒。

住院第三天,早上起床发现小熊哀哀叫,原来他的眼睛都被干掉的分泌物黏住打不开,先简单将几块比较大的分泌物用手抠掉后,再用温的毛巾热敷双眼,等干掉的分泌物软化之后,再用毛巾把分泌物擦掉。这一切讲的好像很简单,但是这半兽人怎么可能乖乖就范。分泌物从睫毛根部紧紧地把眼睛黏住,偏偏小熊睫毛又多又浓。整个过程哭喊声半个病区都能听见。

不过还好,没烧没吐,食欲仍没恢复;天真的我还想说,或许明天就可以出院回家养病了。

过没多久医生来查房,解释了一堆BLA BLA BLA之后,拿着报告并跟我说:“前几天抽血化验的结果,小熊气喘和过敏指数偏高,可能有这方面的体质?”

“啥?气喘?过敏?”

医生问了我跟老公谁有过敏性鼻炎?

唉,我老公有。

医生说这是遗传体质。

但气喘的孩子,在2岁前可先观察(但小熊距离2岁只剩3个月啊);不一定代表以后就会是气喘体质。

我打电话给老公,说小熊有可能是气喘儿的事情。老公很内疚,说不能陪在我和孩子身边,因为自己的基因遗传还影响到孩子。

该来的还是得面对,只好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他这段期间好好复原以及回家后如何预防再次复发的状况。

在病房的时间其实蛮无聊的,因为小熊也没发烧了,所以只要他没有在睡觉的时间,我就会推他到医院楼下走走,晒晒太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直打点滴的关系,小熊变的好浮肿,肿到脸上的微血管都好明显。

原本以为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没想到小熊变得很反常;住院第四天傍晚,小熊开始哭闹不想坐推车,我以为闹睡觉?所以就先带小熊回病房睡觉。

夜间12:00护士交班,例行测体温,发现小熊烧到38.5度;之后护士拿来了退烧药要我喂孩子;但是因为我看小熊睡得蛮安稳,就不想把他摇醒喂退烧药。结果凌晨3点多,小熊发烧不舒服开始大哭。护士帮忙准备了冰袋,希望利用物理性的方式帮小熊降温。

一整晚,我想我也没有办法睡觉,索性拿出电脑开始工作;凌晨4:45,摸了小熊的额头,感觉已经退烧了。

住院第6天,情况算稳定了,输液、吃药、吸气管扩张剂、拍痰、点眼药水...虽然咳嗽还是有痰音,但比起刚入院时的状况,算是好很多了。住院日子真的蛮无聊的,一直请假的我,学校也催着去上班。

看着孩子的状况稳定了很多,只剩下肺部痰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第7天早上,查房后,我问医生小熊是住院观察、还是回家休养合适?

医生觉得小熊病情趋于明显好转,帮我们开了出院医嘱,带了气管扩张剂喷雾和口服药。办理出院回家。

回家休养的几天,喘的情况好多了,但是肺部积痰还是要靠药物控制。

经过这1个多月的吃药+吸喷雾控制,小熊状况稳定下来了。

这阵子生病,小熊整个人瘦了好多,而且变得不爱吃饭。现在最害怕的是小熊感冒,只要稍微听到他有咳嗽就会让我很紧张,因为我知道气喘这个仗没有打完。

接下来的气喘儿这方面的知识以及发作时该怎么护理,也是我要继续做功课的地方。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