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育兒 | 家有氣喘兒,超折磨人的住院日記

上個月,小熊1個月內反覆住院了2次,剛開始我一直以爲只是重感冒、肺炎,但是經過這陣子的治療及檢查,醫生告訴我小熊確定是有過敏氣喘體質的孩子。

老實說,壓根兒沒想過我的小孩會是氣喘兒,以前曾聽過很多氣喘兒的家長分享小孩發作的事情,總覺得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並沒有把前輩們的經驗分享牢記在心中,更沒有研究照顧氣喘兒這方面的知識。

以前老大(姐姐)感冒生病,我總是以支持療法爲優先,希望利用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對抗病毒;大概一個月前,小熊(弟弟)開始微微的咳嗽,當時,我並沒有放在心上。可能是溫差太大孩子着涼了、可能是被姐姐感冒了傳染、可能是晚上睡覺直接吹到冷氣...

總之沒有發燒、沒有黃鼻涕、沒有精神不佳、所以我也沒打算讓小熊看醫生喫藥。咳了一個禮拜之後,發現小熊咳嗽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嚴重到會影響睡眠及日常生活,除了咳的嚴重,小熊也開始發燒了,整張臉都紅撲撲,然後活動力和食慾也變差,最重要的是,我發現小熊開始喘。

觀察了兩天之後,我發現他的症狀沒有改善,於是深夜趕緊帶孩子急診掛號,經過醫生初步的檢查後,他要我們先去照X光,看了片子之後,醫生說小熊的肺都變白了,裏面積了很多痰。因爲他年紀較小,又喘又燒,所以建議我們住院治療。

其實說真的,當聽到醫生要我們住院治療其實我放心很多,雖然知道醫院照顧小孩真的很累,但依小熊這種狀況,帶回家我真的怕我不會照顧。打電話給部隊的老公,然後獨自一人一手抱小熊,一手拿着一堆資料去辦住院。

被咳嗽發燒折騰幾天沒睡好的小熊,這時早已在鬧睡覺。進病房安頓好後,馬上讓他躺病牀上睡覺;但是睡沒多久,住院醫師就過來問診,不知道是太累還是不舒服沒體力;小熊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坐在我腿上讓住院醫師檢查,完全沒有哭鬧。

檢查完後,正準備哄小熊睡覺。但是沒多久,護士又來扎針輸液。接下來小熊用沙啞的哭喊聲喊:“媽媽!”雖然也很心疼,但我知道這是讓小熊可以快快康復的方法,我儘量配合護士。護士說埋的留置針,是軟管,即使這樣也提醒我避免孩子亂動,因爲2-3天后,輸液易滲漏。

之後,我抱着小熊在懷裏,怕亂動針穿了,小可憐窩在我懷裏眼角還有沒滑落的小淚珠。除了輸液之外,小熊也要睡氧氣帳,這個氧氣帳就是將高濃度氧氣打入透明的密閉式帳篷, 帳篷裏有持續性高濃度的氧氣,可以緩解因呼吸費力、缺氧產生的不適,小熊必需儘量待在氧氣帳裏。

但是可能是剛剛打點滴驚嚇過度,小熊對於任何的醫療器材都很驚恐,根本不願意進到氧氣帳。爲了要讓他呼吸舒服,我試了好多方法,甚至縮着身體陪他一起塞在氧氣帳裏。不知道過了多久,縮在氧氣帳篷內的我手和下肢麻木,只爲了讓小熊多吸一下氧氣。

之外,小熊每天要吸4次的氣管擴張劑,以及每四小時要進行拍背,幫助他把肺部的膿痰咳出;這是因爲醫生說,氣管擴張劑本身不具抗炎或化痰的作用,主要是幫助緊縮的支氣管上的肌肉放鬆,使呼吸道通暢而解除呼吸困難的不適。

第二天早上,小熊被進來量體溫的護士吵醒。但沒哭沒鬧,雖然進食狀況還是不好。不過白天願意喫些蘋果、香蕉,但是沒發燒,精神也不錯。

我開始發現他的眼睛分泌像膿一樣的分泌物,我當時的想法,會不會是感染腺病毒?因爲之前有朋友得腺病毒,眼睛也會有這種分泌物,如果是腺病毒就糟糕了!會加重高燒,而且喉嚨會很痛,沒有辦法進食。

想到這,我趕緊去醫生辦公室,反應這個情況;醫生看完小熊,小熊吵着要便便,一手推點滴架,一手抱他去廁所、洗屁股,幫他換好尿布和新褲子後;看到住院醫生拿着棉棒說要幫小熊做腺病毒快篩。我很熟練地一手壓制住頭,一手抓住雙手,然後把小熊的腳夾在我的雙腿中間,讓醫生用棉棒在他喉嚨深處採取標本。

不用猜想,小熊又哭又叫,因爲喉嚨被刺激,小熊反射性地乾嘔+咳嗽,感覺好像有痰咳不出來,說時遲那時快,就吐了,我望着我和小熊身上、牀上的嘔吐物嘆了一口氣。

想辦法先安撫小熊情緒。接着趕緊幫孩子、還有我自己換上乾淨的衣服,並麻煩護士更換牀單、牀墊。

大概半個小時,護士進來拿了一瓶眼藥水說是要給小熊點的,一天四次。我當下腦袋一片空白,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幫眼前這個小半獸人點眼藥水,只好硬着頭皮把小熊壓制在牀上,然後趁亂儘量撐開眼皮,然後亂點幾滴眼藥水在他眼睛裏。說真的,我根本分不清楚他眼中的是淚還是眼藥水。

值得欣慰的是,腺病毒快篩結果出來了,不是腺病毒。

住院第三天,早上起牀發現小熊哀哀叫,原來他的眼睛都被幹掉的分泌物黏住打不開,先簡單將幾塊比較大的分泌物用手摳掉後,再用溫的毛巾熱敷雙眼,等幹掉的分泌物軟化之後,再用毛巾把分泌物擦掉。這一切講的好像很簡單,但是這半獸人怎麼可能乖乖就範。分泌物從睫毛根部緊緊地把眼睛黏住,偏偏小熊睫毛又多又濃。整個過程哭喊聲半個病區都能聽見。

不過還好,沒燒沒吐,食慾仍沒恢復;天真的我還想說,或許明天就可以出院回家養病了。

過沒多久醫生來查房,解釋了一堆BLA BLA BLA之後,拿着報告並跟我說:“前幾天抽血化驗的結果,小熊氣喘和過敏指數偏高,可能有這方面的體質?”

“啥?氣喘?過敏?”

醫生問了我跟老公誰有過敏性鼻炎?

唉,我老公有。

醫生說這是遺傳體質。

但氣喘的孩子,在2歲前可先觀察(但小熊距離2歲只剩3個月啊);不一定代表以後就會是氣喘體質。

我打電話給老公,說小熊有可能是氣喘兒的事情。老公很內疚,說不能陪在我和孩子身邊,因爲自己的基因遺傳還影響到孩子。

該來的還是得面對,只好開始想辦法怎麼讓他這段期間好好復原以及回家後如何預防再次復發的狀況。

在病房的時間其實蠻無聊的,因爲小熊也沒發燒了,所以只要他沒有在睡覺的時間,我就會推他到醫院樓下走走,曬曬太陽。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一直打點滴的關係,小熊變的好浮腫,腫到臉上的微血管都好明顯。

原本以爲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沒想到小熊變得很反常;住院第四天傍晚,小熊開始哭鬧不想坐推車,我以爲鬧睡覺?所以就先帶小熊回病房睡覺。

夜間12:00護士交班,例行測體溫,發現小熊燒到38.5度;之後護士拿來了退燒藥要我喂孩子;但是因爲我看小熊睡得蠻安穩,就不想把他搖醒喂退燒藥。結果凌晨3點多,小熊發燒不舒服開始大哭。護士幫忙準備了冰袋,希望利用物理性的方式幫小熊降溫。

一整晚,我想我也沒有辦法睡覺,索性拿出電腦開始工作;凌晨4:45,摸了小熊的額頭,感覺已經退燒了。

住院第6天,情況算穩定了,輸液、喫藥、吸氣管擴張劑、拍痰、點眼藥水...雖然咳嗽還是有痰音,但比起剛入院時的狀況,算是好很多了。住院日子真的蠻無聊的,一直請假的我,學校也催着去上班。

看着孩子的狀況穩定了很多,只剩下肺部痰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第7天早上,查房後,我問醫生小熊是住院觀察、還是回家休養合適?

醫生覺得小熊病情趨於明顯好轉,幫我們開了出院醫囑,帶了氣管擴張劑噴霧和口服藥。辦理出院回家。

回家休養的幾天,喘的情況好多了,但是肺部積痰還是要靠藥物控制。

經過這1個多月的喫藥+吸噴霧控制,小熊狀況穩定下來了。

這陣子生病,小熊整個人瘦了好多,而且變得不愛喫飯。現在最害怕的是小熊感冒,只要稍微聽到他有咳嗽就會讓我很緊張,因爲我知道氣喘這個仗沒有打完。

接下來的氣喘兒這方面的知識以及發作時該怎麼護理,也是我要繼續做功課的地方。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