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親子營裏每天都會發生很多好玩的故事,上個月結束的四川九皇山親子營也如此,這裏我想給大家講講小弟的故事。

小弟是四歲半的孩子,笑起來特別溫暖,在這次親子營裏他最小,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我問他:你是四歲嗎?小弟認真地回答:我,四歲半。之後大家在說他四歲的時候,他總是一臉認真地回覆:我四歲半。

是呀,孩子特別忠於“真相”,一點不含糊,我現在是四歲半,就是四歲半,不是四歲了。孩子的回答讓我打了一個激靈,我何曾這般認真地對待過自己?

故事一:四歲半的娃,也能擔任小記者

第一天小弟是我們隊的小記者,當小管家給小弟定向的時候,他認真聽着,也許定向有些內容他聽不懂,但是看到他在認真地聽並努力理解。在小管家每一次整隊、集合的時候,他能夠配合,始終站在安保一的後面,下午小隊的探險活動是爬後山,小小的他揹着書包,和哥哥姐姐們一起前行着,中途沒有喊累,沒有哭鬧。全程活動下來,他只請我幫了一次忙,他想喝水,杯蓋擰不動。

活動結束做0RID總結的時候,他開心地分享着今天玩的一些趣事,他只記得定向裏有“趣事”,分享着今天的喜悅,關於思考、決定,他笑着說:“不知道,我沒有思考,沒有決定”,孩子們聽完小弟的總結,補充到,沒有思考也是一種思考,沒有決定也是一種決定,小弟被全然接納着,笑着拍手鼓掌。

親子導師點評:

通常小記者的工資是基本工資再加上多講一個故事便獲得一萬魔錢,那一天小弟的工資並不是很高,但是在四歲半的年齡段他已經做到了他當下最好。每一個年齡段都有着屬於這個年齡段的成熟,小弟的身上可以看到:他忠實於自己,沒有思考和決定,就坦誠表達沒有。他記住了小記者一個職責是“要講趣事”,就認真完成了這個部分。接納力親子營會看到他這個年齡段可以做到的部分,不會將他與其他年齡段孩子進行比較。

故事二:與大孩子PK

小弟後來他還與一位八歲的大哥哥PK小管家崗位。在PK的時候我站在他的身後支持他,當時小弟不懂小管家需要做什麼,但是他很想體驗這個角色,所以毫無顧忌參與了PK。最後,小弟PK輸了。但當贏他的哥哥告訴他小管家需要做什麼,他也認真聽。

親子導師點評:

在PK中,每個人都做真實的自己,無論是八歲的孩子還是四歲半的孩子,都做了真實的自己,擁有那個當下真實的反應。在接納力親子營裏,這樣的挫折被接納,沒有人評判,沒有人指責,只要做自己就好。失敗者不會覺得是打擊自己這個人,只是這個事情我暫時沒做到。孩子們通過選角色,做着他自己該做的事情,有成功,有挑戰,有挫折,都很正常。

故事三:自主創業 體驗成就感

在接納力親子營每天有一個小時的職能部門工作時間,大人,孩子都非常期待這個時間的到來,銀行還未開業的時候孩子們已經排起長長隊等待着領工資,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也擺滿了櫃檯,政府部門的工作臺前也排滿了人,選角色,投訴,申請自主營業等等,所以這個時間段特別熱鬧。

小弟和媽媽申請了自主營業,我看見他的攤位上擺了好些零食,小弟的媽媽在吆喝着,小弟也坐在媽媽身邊,樂樂呵呵地看着。幾分鐘過去了,小弟走過來和我聊天,我好奇地問小弟:你怎麼沒去賣你的零食呀!小弟樂樂呵呵地回答:媽媽沒有賣出去,我覺得我也賣不出去,所以我不想賣了。

我覺察到小弟有些失落,於是鼓勵他,並且告訴她:媽媽沒有賣出去,不代表你賣不出去哦!我陪着你試試好不好!小弟開心地答應了。於是我們開始推銷他的零食,第一單我們推銷給了銀行組長,銀行組長直接買下來了,第二單推銷給了政府組員,政府組員爽快地買下來了,小弟特別開心,之後他自己繼續叫賣着,幾分鐘之後我看到他開始滿場跑着叫賣自己的商品,商品很快賣完了。

我正在忙碌的時候,小弟拉着我的衣服叫我,我轉頭看見他手裏拿着一盒樂高的玩具,他開心地說:張密,我用自己的賺來的錢買了這個我喜歡的玩具。那一刻我真的特別開心,也特別感動,開心的是小弟和我分享他的喜悅。

親子導師點評

四歲半的孩子在親子營這樣無條件接納的場域中被大家託舉着,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獲得了成就感,想必經由這次體驗他收穫着他自己的成長,從此他的內心種下了一個信念:媽媽做不到的事情,我可以做到!

接納力親子營給孩子創造了一個真實的模擬國度,在這個國度裏孩子們體驗着他們的成功享受着他們的幸福。小弟成功地把商品賣出去,用賺來的錢買自己喜歡的玩具,享受着成功之後的幸福喜悅。

期待更多的孩子能夠體驗到這樣的成功和幸福!

若您有意向瞭解更多關於接納力親子營的詳情,可以在留言區留言或者直接掃描接納力親子營總統籌的二維碼進行洽談諮詢。

近期精彩回顧

苛責孩子,是因爲對自己不滿

孩子不合羣,你該怎麼辦?

期待不是愛

如何養育一個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

孩子,媽媽永遠在你身後

- 作者介紹 -

作者丨張密   圖文編輯丨潘存英  終審丨吳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