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熱傳着這樣一個貼子: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重慶還有“酒香不怕洞子深”,獨特的環境,讓洞內可以保持大約二十多度的恆溫,能更好地保存酒的品質……

循着帖子的信息,記者找到這個長江之畔,九龍灘上的酒窖洞子:洞外,視野寬闊,能賞江景;洞內,環境宜人,能品美酒。值得提醒的是,這裏還是《法醫秦明》《一條叫招財的魚》等影視作品的取景地。

門外江水濤濤 店內酒香芬芳

在重慶九龍坡區龍鳳寺旁的九龍坡綠道,往鵝公巖大橋方向步行約300米,“九龍灘”石刻就位於此,旁邊有一排防空洞。這些洞子,有的成了茶館,有的成了餐廳,酒窖就在最邊上的一個洞子裏。

璃歌.遠山酒窖

酒窖外,有一塊空地,憑欄望去,滿眼盡是大江奔流的壯麗景象。門口擺放着一個橡木桶,正方上有一塊“璃歌·遠山酒窖”的木質招牌,“藏”在一串綠色植物中,若隱若現。

“對不起,剛剛回來,還沒來得及打掃,請進。”酒窖主人皮春,喜歡人們稱呼他爲“老皮”,前一天,才從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釀酒歸來。

穿過玻璃門,酒窖內部沒有過分華麗的裝飾,保持了防空洞的質樸,還增添了幾分溫馨與浪漫。老皮說,“防空洞不僅適合藏酒,也體現了重慶這座城市的特色。”

近300平方米, 2萬多瓶各式年份的酒,碼在三角形木格子中。大廳中央鋪着白布的長桌,擺放着酒臺、酒杯、白盤……似乎在等待客人的光臨,在這裏聚會,交杯推盞。

酒窖沒有廚房,客人來後只能在旁邊的洞子餐廳點餐。老皮介紹,目前打算對酒窖提檔升級——與旁邊的洞子餐廳合作,另闢一處場地,提供寧夏風味的飲食和自釀的原漿啤酒。屆時,這個酒窖的作用只用於品酒、藏酒。

老皮正在檢查紅酒

酒窖裏,還有一處二層的閣樓,古樸的中式茶椅,百年的榆木老桌,落地玻璃窗外,就是濤濤江水。閒暇時分,約上兩三好友,在這裏,一邊交談,一邊品味杯中紅酒,別是一番風味。

消費怎樣?“一瓶葡萄酒大約在90元到120元不等,最貴的屬橡木桶陳釀葡萄酒,價格在400元一瓶左右。”老皮介紹,如果自己喝,推薦100元左右的紅酒,品質就很好了。經過橡木桶陳釀後,會讓葡萄酒發展得更爲成熟圓潤,豐富優雅,可以依據個人喜好選擇。

從事釀酒 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偶然時

1974年出生的老皮,1994年涪陵農校畢業後,分配到鄉鎮的農技站,與病蟲害打交道。1995年下海,老皮進入了汽車行業,成爲一名汽車行業管理培訓師。

璃歌.遠山酒窖

從2000年開始,老皮遭受了近3年的失眠折磨。 “那時說不上生活工作壓力大,就是無緣無故的,晚上白天都睡不着。”

後來,一位醫生告訴老皮,適量喝一點葡萄酒,對改善失眠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可以嘗試一下。

“第一次喝,感覺太難喝了!”老皮說,想到自己曾經是學過微生物、酵母等基本理論知識,於是,生出了“自己來釀葡萄酒”的想法。

從此,老皮走上了釀製葡萄酒的“道”——

自己買市場上的葡萄,自己釀葡萄酒,不過,由於原料原因,沒有達到自己想象的口感;到葡萄酒產區定葡萄,比如從寧夏運至重慶,由於運輸過程需要3天左右,又是夏秋季,葡萄到了後,拿在手裏還是熱的,表面酵母開始活動,釀製出的酒口感也不好。

璃歌.遠山酒窖

“我覺得你可以做釀酒這個行業。”一次閒聊中,朋友一句話,堅定了老皮做葡萄酒產業的打算。

“以前我學農,有了釀酒的一些基本知識,後來在葡萄酒產區經常與酒莊同行交流,也學習了國際釀酒師的先進釀酒技藝,覺得自己也行吧。”

2015年,老皮在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租了300畝葡萄地,實現當地採摘、當地加工、當地釀製。

三年時間,老皮從一個葡萄酒的門外漢成爲了行家裏手,各道工序要注意什麼,甜度、酸度、釀造溫度控制等數據從他口中娓娓道來。“我覺得,從事這個行業,不是出於對事業的期待,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偶然時。”

先天在於葡萄品質 後天在於釀酒工藝

“葡萄酒要出好酒,葡萄要好,這個好不僅是對糖度有要求,對葡萄的其他物質也是要求高的。”老皮說,所以,在業界有葡萄酒“七分看原料,三分看工藝”的說法。

“所以,好酒都是釀酒師自己‘種’出來的。因爲,出芽多,一是會消耗葡萄的養分,二是會使葡萄產量增高,降低釀酒品質。一畝地產出3000斤葡萄,或者產出1000斤,同樣技藝釀出的酒都是天壤之別。”

璃歌.遠山酒窖

因此,“酒農”老皮堅持從葡萄種植開始,利用自然環境優勢,控制葡萄產量,不上化肥。葡萄成熟後的採摘、除雜、脫梗、粒選、發酵、分離、沉澱……

每一個步驟,他都嚴格的管理、親自操作,充分挖掘葡萄原料的潛質,從根本上提高葡萄酒的質量。

不爲盈利 只爲讓朋友來品口老窖酒

酒釀好了,運回重慶,在哪裏儲藏,成爲新的難題?

2017年6月一天中午,接到朋友一個鬧嚷嚷的電話,“快來,一個做酒窖的好地方!”

“哪個地方?”老皮急切的問道。他一直想在重慶建一個城市酒窖,那段時間,看了好多防空洞,很多都漏水,潮溼,有異味,都不合適,都有點想放棄了。

“在九濱路建設碼頭進來,很方便,九龍灘上,可以看江,絕了!”

老皮看着眼前這個層高近6米、十分乾燥的洞子,心動了。

“看過了那麼多洞子,這個防空洞是最乾燥的。”朋友壓低聲音,悄悄地說。

“你去和老闆談談,我不太擅長殺價格。”老皮答。

於是,幾番砍價,這個洞子終於拿下。

“我們走了很多個防空洞,從沒見到有這裏這般乾燥的,而且這裏的防空洞常年溫度在15℃至18℃之間,天然適合收藏葡萄酒,所以,一下就看對了眼。”老皮說,以前是開着空調儲藏,費用太高。如今,只需要在夏季開除溼機將溼度控制在70-75,就能很好儲藏,費用節省了近一半。

以上,也是老皮爲什麼將酒窖開在面朝長江的防空洞裏的原因:爲葡萄酒儲藏創造一個最佳的環境!

老皮說,他一直有個心願——在重慶認認真真開一個酒窖,不是爲了純商業的盈利,而是想把釀製的葡萄酒好好地“藏”幾年,將來讓朋友來酒窖品一口真正的老窖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