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衛星通訊社近日報道,俄聯合造船集團總裁日前表示,受火災影響的俄海軍“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空母艦,將在經過維修和升級後,於原定日期的2022年正式交付海軍。這對於急切渴望擁有航母力量的俄海軍艦隊來說,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

去年12月,正在船廠接受維修的庫艦在焊接工作過程中,由於火花迸入了漏油的艙室,引發劇烈火災,過火面積達500平方米。大火經歷一天時間才堪堪撲滅,造成2人死亡和10多人受傷。事後評估,這次火災總共造成了650萬美元的損失。如今,庫茲涅佐夫號正在摩爾曼斯克的“小星星”造船廠接受維修升級。

說起俄海軍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用命運多舛來形容一點都不爲過。作爲前蘇聯唯一的航母遺產,紅色帝國解體後,庫艦也成爲俄海軍當之無愧的旗艦,擔負起遠洋作戰的重任。然而在服役期間,這艘航母的表現卻十分差強人意。

庫茲涅佐夫號於1985年下水,1991年服役,排水量6萬噸左右,搭載蘇-33艦載機。庫艦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在甲板前端搭載了一座12聯發的“花崗岩”反艦導彈。有股濃厚的前蘇聯“載機巡洋艦”的影子。

2年後,受到俄羅斯裁軍政策的影響,庫艦的艦載機飛行大隊被迫解散,航母編隊名存實亡。到了1996年,這艘航母甚至被提議報廢、出售,艦生跌至最低谷。

庫艦被打入冷宮後,還遭到自己人的“侮辱”,艦內許多貴金屬零部件被偷盜販賣。最慘的時候,70%的設備都因爲故障無法運行。

時間進入21世紀,俄羅斯經濟情況改善後,因爲無力建造新航母,庫艦也被再次重視起來。在敘利亞戰爭期間,多次奔赴中東執行任務,迎來了最“高光”時刻。可惜好景不長,在連續發生墜機、冒黑煙等負面新聞後,行將就木的庫茲涅佐夫號終於在2017年被拉回老家,進入大修期。

然而禍不單行的是,在2018年10月的維修期間,浮船塢倒塌事故直接將庫艦的前甲板砸出個數米見方的大洞,讓本就步履艱難的維修工作雪上加霜。再然後,等待庫茲涅佐夫號的就是2019年的那場火災了。

既然庫茲涅佐夫號黴運連連,爲何俄羅斯非要堅持將它修好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是沒錢造新航母,二是爲了保留最後航母編制,不至於在未來徹底退出航母領域。曾經的海軍大國淪落至此,不免讓人唏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