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头驴!相信现在很多城里人不但没见过驴,更别提听见过驴叫了。问了几个同事,确实如此,想见驴还得到动物园,看到的还不一定是真驴!​抖音小视频里面有一个歌叫: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比较火,很多年轻的朋友都会唱,很多小姐姐都在模仿。可是你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就有一个大老爷们特别喜欢听驴叫,而在他的葬礼上,他生前的哥们竟然一起在葬礼上一起学驴叫,带头的还是曹操的儿子,后来篡汉的魏文帝——曹丕。​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一下 在我国古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比较有名的文化大家有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除此之外,还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文人。这七人被后世称为“建安七子”。 

曹丕对这七人的评价《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王粲(can)而这建安七子之中,尤其以王粲(can 四声)文学造诣为最。王粲在小时候就已经展现出惊人的记忆,看过的石碑过目不忘,可以一口气全部背出来,不错一个字。记忆力超级惊人,看到别人在下围棋。棋局突然间被打乱掉了,他能把他重新摆好,一子不差。建安时期,三朝以曹植的文学功底最为深厚,而王粲竟能和曹植并称为“曹王”。《决疑要注》记载:汉末丧乱时,玉佩断绝消失。而王粲认得旧佩,才重新作之。西晋时的玉佩,都是受法于王粲。王粲与卫觊等制定新的典章。直接影响了魏晋时期的礼法!

作为曹操的幕僚。王粲和曹操的两个儿子,曹植,曹丕关系都特别好。时不时还有诗词歌赋的来往。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随曹操征孙权。次年再回到邺城途中,41岁的王粲因病故去。得到这个消息,曹丕,曹植都痛心疾首,痛失良友。在王粲的葬礼上,一帮好友,待他入生前一般,一直想要忍住这种悲伤。曹丕那个时候是魏王世子,也就是他们这一伙的头头,但是个人也和王粲关系好啊!想起来王粲生前喜欢模仿驴叫,这也是他们在一块儿聚会时的一个娱乐项目。于是就提议大家我们一起学驴叫,让王粲走的开心一点。于是在王粲的葬礼上,一群大老爷们儿一起学驴叫,这就形成了后来的一个成语“驴鸣悼亡”说的就是纪念王粲的这个典故。​也形容这个时期的文人不拘小节,文风开明。这是故友有的一种缅怀。轻轻的来,开开心心的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这种建安时期的文化风气,也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魏晋文化。比如说后来的竹林七贤,都深受其影响。可见现在流行的,我们一起学猫叫,全都是从古代学来的…来吧,要不要一起学驴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