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關注健康,一些非法商家利用大衆求健康的心理,通過虛假宣傳、詐騙、傳銷等手段欺騙百姓,逐漸演變爲一類特殊社會現象,其中尤以保健產品以及功能性食品領域問題較爲突出。去年底以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多部門聯合發起“保健”市場亂象百日整治行動,整治行動中暴露出的問題值得所有大健康企業引以爲鑑。

忠告健康產業:勸人管住嘴邁開腿時,也要管住員工誇大宣傳的嘴!

產品推廣勿失控

從前段時間主管部門公佈的案例看,最爲突出的問題是虛假宣傳,最典型的案例是某公司通過新媒體推送諸如“多年高血糖,影響正常生活,飯後一個妙招了解改善”的廣告,引誘用戶點擊鏈接,再進入所謂的醫生微信號,誘導用戶購買保健產品。這種“二跳”的方式在第一個頁面中不包含廣告信息,逃避審覈,爾後的動作卻違反了《廣告法》中發佈未經審覈發佈保健食品廣告的規定。各類功能性器械的誇大宣傳問題也較爲普遍。

還有部分企業請冒牌專家代言,也有不少公司打着健康管理中心、健康諮詢中心等幌子,以免費發放禮品的方式吸引老年人蔘與體驗,再通過會銷誇大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此類活動與商家正常會銷行爲的邊界特別容易模糊,要加強管理。絕大多數大健康企業都有經營底線,但在執行中各級銷售人員爲了達成銷售目標,不排除做出誇大自己產品功效的舉動。健康無小事,當企業在勸消費者管住嘴、邁開腿的同時,也要管住員工誇大宣傳的嘴。

加強內部管理

另一類較爲突出的問題是涉嫌傳銷。不少保健產品、功能食品公司通過直銷跨過中間渠道來爲消費者提供服務,直銷是國家法律允許但需獲得牌照,傳銷則是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爲,但在實際經營中,不少直銷人員都有發展下線的動力,從而帶來法律風險。大健康公司無論是通過獲得直銷牌照,通過地面人員直接接觸消費者,還是通過微商、電商等方式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都應切記恪守法律底線,加強自身管理。而保健品會銷由於相對隱蔽,監管的觸角很難伸到,因此也是問題不斷,保健品企業要長久經營,務必從內心出發、從內部自查自糾出發,杜絕隱患。

忠告健康產業:勸人管住嘴邁開腿時,也要管住員工誇大宣傳的嘴!

及早展開內查

無證經營、詐騙等行爲也頗爲常見。典型如不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而開展產品銷售,此類行爲在微商中尤爲常見。微商此前並沒有明確法律管理,《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後,微商納入電商經營者管理。特別是採取招商代理、CSO等方式開展業務經營的企業,對於合作企業是否嚴格按照法律規範開展業務,要通過嚴格的合同條款進行約束,並定期或不定期飛檢,堵住管理漏洞。

除無照經營外,商家利用目標消費者需要情感關懷和渴求健康的心理,以虛假商品、免費贈送商品等方式騙取消費者錢財的案例時有發生,主管部門公佈的案例中就有提及。詐騙嚴重違反相關法律,除了賠償,還需進一步追責。

內查確實是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法,相對沒有內查意識的企業已是邁出一大步。但更重要的是將消費者放在心中,將責任意識貫穿在日常工作中,潔身自律,做消費者的健康“看門人”,並對產品質量、銷售渠道、營銷手段進行細緻而周密的管理,系統化地杜絕風險。

忠告健康產業:勸人管住嘴邁開腿時,也要管住員工誇大宣傳的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