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caozsay

來源:caoz的夢囈(ID:caozsay)

上個月,新加坡一個創業的朋友突然邀請我參加一個新聞發佈會,是一個總部位於波士頓的智能科技公司在新加坡的落地路演,反正閒來無事,我就去湊了個熱鬧,結果有點出乎意料,還真的有點開了眼界。

這家公司是做腦波識別科技相關的,爲了證明不是廣告,我就不點名了,他們的產品方向是醫療健康和教育,最近我看有人吐槽他們教育相關產品,怎麼說呢,今天不談論其產品是非,只談論腦波訊號的技術發展趨勢和未來的機會,當然,作爲非行業人士,只能按照我的理解去分享,如果有專業人士糾錯批評,也萬分感激。

1、腦電波訊號到底是什麼

我的理解,我們的思維,情緒,我們想要進行的肢體行爲,大腦在做出這樣那樣的決策的時候,都會在腦電波中得到一定的反應。理論上,如果能理解腦電波的含義,並且與之交互,是可以實現思維識別和行爲控制的,甚至可以通過腦電波實現信息的輸入和深度交互。

當然,這個是比較理想的情況。

2、腦電波技術的瓶頸是什麼

現實的問題有三點

第一,腦電波的信號是非常微弱的,接受處理的裝置很容易因生活中的各種背景信號所幹擾,所以有效識別其實有一定難度。

第二,腦電波的特徵含義,目前人類可以破解的部分,其實還很少,大部分特徵是無法識別的,比如你默唸一首唐詩,靠腦電波識別來還原,至少目前還是感覺有點遙遠。

第三,政治正確和倫理問題,這個後面再展開。

3、腦電波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現實也有理想的一面

第一,已經可以通過腦電波控制來做簡單的意念識別。

在醫療領域這個價值還是非常巨大的,一是可以讓殘疾人控制義肢,實現自主生活,這對很多殘疾人來說是非常大的福音;二是可以讓漸凍症患者獲得一些操作機器和交流思想的能力,比較典型的如霍金,但據說霍金的交流是通過識別眼球焦點進行的,但未來也許可以通過腦電波讓相關病症患者多一些自主能力,少一些痛苦;三是可以讓年長的人士可以指揮一些諸如電子保姆,智能機器人來協助自己獨自生活,甚至在意外發生的時候可以急救報警。

分享會上,我看到的實驗視頻很有意思,被綁住四肢的猴子,通過腦電波可以控制機器手給自己喂香蕉。此外,還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一個意外失去雙臂的姑娘,用腦波控制義肢,學會了彈鋼琴。在國內,我以前看到過一些宣傳,用腦波控制無人機的起降也已經有商業化產品,不過我沒測試過,也不敢點評。

第二,在思維訓練和教育領域已經有一些試探和成果。

那天新聞發佈會的時候,正好是新加坡城市F1大賽剛結束的那天。很意外有個F1車隊的老闆作爲嘉賓參與發佈會的分享,那F1老闆分享什麼呢?說他們車隊的年輕簽約賽車手,利用了這種腦波裝置做注意力訓練,卓有成效,成績穩步提高。

當然,年輕賽車手成績提高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還是那句話,對相關產品我不做評價,但對這種技術的可行性,我覺得確實是有可能的。

第三,未來有可能用於信息的接收和知識的傳遞。

目前據說有這樣的試驗,但這個也是倫理和政治正確的風險很大。

你既可以用於知識傳遞,也可以用於強制洗腦。

4、目前技術趨勢是怎樣的

獲得腦電波的方式,有幾種。

腦機接口,這種理論上獲取效率最高,識別率最好,而且可以長期持續使用,但缺點是,你需要插個接口,很多人還是會本能拒絕,而且,萬一接口出了點什麼意外問題,很多可能性不敢想象。

電極貼片,一種典型的方式是在腦外部貼上密密麻麻的電極,在醫學領域和一些科學實驗場景,這種方式也很常見,比腦機接口的成本低很多,而且安全性也高很多,不需要植入。信號的識別率也比較有保障,但缺點是,畢竟這種方式操作成本較高,需要專業人士協助,不能隨時進行。日常生活場景中很難普及。

頭環/頭盔,優點就是可以簡單佩戴,持續使用,可以方便的產品化。缺點是,採集信號容易被背景噪音信號干擾,識別的準確性和效率明顯不如前兩者。

我們知道特斯拉的老闆已經重金投入這方面的研究,此外,Facebook和Google也都開始投入資金收購相關企業和技術,進入這個領域。當然還包括曾經的中國首富陳天橋,也把主要的精力和資金支持投入到相關領域。

商業規模化資金的介入,對這種技術的發展推動還是很有積極影響的。

5、其他雜想

分享會上有個段子,倒是很實際的點明瞭問題,分享者說他們做過調查,問問受訪者,如果擁有完全的腦電波識別能力,他們想用來做什麼。

發現男性讀者多數考慮的是如何能控制和操作更多的機器和設備,更好的實現掌控能力的提升。

而很多女性讀者,嗯,希望能用這種技術來了解自己的老公在想什麼。

有沒有突然覺得害怕起來。

如果,我們說如果,如果未來腦電波的意識識別達到了驚人的準確性,而設備又能做到驚人的簡單可靠,而且無需接觸的話,突然之間,我們似乎要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的隱私,可能無處躲藏。

我舉個例子,今天你在外地出差,接到老婆電話,說孩子在學校又惹禍了,而且期末成績一團糟,你心裏火大,恨不得回去揍他一頓,現在你要趕飛機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正在過安檢門,高科技安檢門會評估你的腦電波,嘟嘟嘟的警報聲大作,安檢員說你具有暴力傾向和傷人企圖,禁止你登機。那麼,感受一下。

現在我們知道攝像頭無處不在,人的行爲已經時時處於監控之下,不過還好,我們都是文明人,不怕被監控。但如果有一天,關於情緒和思維的監控裝置無處不在的時候,我們真的一直都是坦坦蕩蕩,心懷光明麼?

也許到時候會有一種課程,叫做大腦封閉術,學會之後可以極好的遮掩自己的情緒和思想,讓監測裝置無從探尋。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也許會成爲現實。

世界越來越美好,但你想得到好的東西,總要付出一些代價。

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人類享受了越來越多的便利,但也在付出越來越多的代價。

最後,區塊鏈最近突然又火了,熱點我不追了,舊文你們讀一讀,我說真的,沒有任何新的東西超出我的舊文。

“說實話,區塊鏈在解決交易信用上有一定價值,在金融行業也存在一定的應用場景,我以前也講過,金融領域對區塊鏈技術人才的需求還是很強的,這也是事實。但金融寡頭如果打算通過區塊鏈優化國際貿易結算,國際信用憑證的工作,人家可以在互信的機構內部,比如各大銀行,各大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等的聯盟裏,搭建私有鏈,聯盟鏈。爲什麼要把這事情搞到公鏈上,爲什麼要讓第三方的所謂公鏈上跑自己的金融業務?沒有理由麼。”

——caozsay,公衆號:caoz的夢囈聽說你想炒幣

有的時候,我被人當作幣圈公敵,但我對區塊鏈的判斷是一貫的,沒有說跟隨熱點改變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從三年前到現在,從最早的區塊鏈科普到中間的幾篇文章,任意一篇拿出來,不怕你挖墳,經得起時間檢驗。

各種黑天鵝事件,會讓市場起伏,但時間長了,一切會回到應該的軌跡上。

順便,如果說有什麼新的認知不同,倒真有一點。

量子計算一旦成熟,比特幣就會清零,不是挖礦的問題,所有比特幣地址和持幣量都是公開的,(李某來老師辯解說公開比特幣賬戶地址會帶來安全風險,他的很多粉絲居然還信,不過我也明白了,這句話就是篩子,聽完這句話依然信李老師的,絕對是優質韭菜。),如果量子計算成熟了,地址反解密鑰,一切賬戶可被控制,價值自然歸零。

那量子計算成熟需要幾年?這個真不知道,五到十年,或者五十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