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种则是没有责任心,家长如果过度保护和纵容孩子,长久下来,孩子会产生巨大的依赖感,认为事情都应该父母来做,自己没有任何责任,于是孩子就会遇事拖延,能不做就不做。而现如今出现这种症状的人群大都集中年轻人之间,而且“拖延症”正逐渐更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也开始有着严重的“拖延症”了,比如家长让孩子不要看电视了去写作业,都要等等再等等。

“拖延症”——顾名思义就是做事喜欢拖拖拉拉,一件事不到最后时刻坚决不做。一般有这种症状的人群都有着几个共同的口头禅:比如“等一会”、“再等等”、“马上做”之类的。

孩子患上“拖延症”,怎么办?别急,试试这六招!

而现如今出现这种症状的人群大都集中年轻人之间,而且“拖延症”正逐渐更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也开始有着严重的“拖延症”了,比如家长让孩子不要看电视了去写作业,都要等等再等等。

那么孩子这种症状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孩子的拖延症与父母有关

其实孩子爱拖延和家长是脱不了关系的,孩子拖延一般来自两方面的情绪。第一种是叛逆,当父母凶巴巴的催孩子去做一件事时,孩子这时候如果情绪本身就不好,再一直催孩子就会产生逆反情绪,厌烦父母,从而导致父母越催孩子反而越不理父母。

孩子患上“拖延症”,怎么办?别急,试试这六招!

第二种则是没有责任心,家长如果过度保护和纵容孩子,长久下来,孩子会产生巨大的依赖感,认为事情都应该父母来做,自己没有任何责任,于是孩子就会遇事拖延,能不做就不做。

拖延症危害不容小觑

虽然说拖延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但是它会形成一定的恶性循环,如果时间越来越长,情况越来越严重,它可能就会伴发轻到重的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常见的可能轻一点的会出现自责、内疚、自信心不足和自我评价不高等等这样的一些现象。

孩子患上“拖延症”,怎么办?别急,试试这六招!

随着这种情况的加重,我们可能会伴随更多的例如抑郁、焦虑,可能伴有消极观念,甚至更极端的出现自杀观念等等这样的一些想法,问题就会逐渐的升级和加重,所以它对我们的身心是有一定的危害的。调节拖延症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拖延症可以通过这六点调节

1、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让孩子有个时间观念,比如可以给孩子将一些成功人士珍惜时间的故事,也可以在卧室房间里贴一些珍爱时间的名言警句。

孩子患上“拖延症”,怎么办?别急,试试这六招!

2、适当的鼓励和奖赏孩子

当孩子做事情的速度比以往更快时,家长可以适当性的语言鼓励,比如“真棒,宝宝有进步哦!”等,也可以跟孩子说做完事情以后有奖励,孩子肯定主动做事的。

3、让孩子体会拖延的代价

我们可以适当的让孩子体会到拖延所带来不好的一面,比如孩子不愿意早起,我们可以先不催孩子,让孩子迟到一次,这样当老师批评孩子时,就会牢牢记住教训,下次一定会慢慢改善的。

孩子患上“拖延症”,怎么办?别急,试试这六招!

4、家长不要责怪打骂孩子

有的家长是急脾气,看到孩子磨蹭就火冒三丈,对孩子责骂或者动手打孩子,而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当孩子有情绪时,还会产生叛逆的想法,偏偏跟父母对着干。

5、家长做一个好榜样

家长平时做事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模范,当我们做事都拖延的时候,孩子自然有模学样,也就别指望孩子可以改正拖延的毛病了,而且在孩子做事的时候,一定不要在旁边干扰孩子,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

孩子患上“拖延症”,怎么办?别急,试试这六招!

6、拒绝替孩子包办大小事务

家长要把属于孩子的任务还给他,不然孩子总会认为事情有父母帮忙去做,自己拖着拖着就不需要做了。一些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情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也会慢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Ps:最后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一起讨论更多育儿小知识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