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食裏飄香丨通州老字號的味道

舊時光的味道

中華老字號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

以文字命名及其象徵爲基礎,

融合了工商製造、手工工藝與傳統文化

博大精深的體系。

老字號的美食更是吸引着南來北往無數賓朋。

無論去過多少地方,喫過多少珍饈佳餚,

依然惦念記憶中的老味道。

那些傳統的味道烙在我們的味蕾上,

隨生而生,永不磨滅。

溯源之味

匠心之選

老通州的美食

通州

01

西亭脆餅

西亭脆餅十八層,層層分明能照人,上風喫來下風聞,香甜酥脆愛煞人。這是流傳於南通的一首歌謠,表達着大衆對西亭脆餅的喜愛。

始創於晚清的西亭脆餅,迄今已有百年曆史。西亭脆餅原名西亭復隆茂白脆,曾任清政商務大臣的張謇還親自爲該店題名"復隆茂號"。因祖居西亭,張謇每逢回鄉祭祖都要品嚐脆餅。此外,張謇將西亭脆餅帶入皇室,使其在皇室內也享有盛譽。

如今的西亭脆餅,特聘請原"復隆茂"脆餅店冷氏的嫡傳老師傅,採用了冷氏的獨特配方,保持了傳統特色。西亭脆餅用料講究,均是選用上等精白麪粉,經28道工序手工製成。工藝考究的西亭脆餅採用微火烘烤而成,表面黃而不焦,每隻不足兩公分厚,卻有十八層。西亭脆餅即可幹喫也可泡食。幹喫,酥脆香甜;泡食,則層次不亂、鮮甜適口。

02

正場薰糕

明嘉靖年間(十六世紀初)正場即生產燻糕;清嘉慶年間金榜輯錄的《海曲拾遺》中載明“燻糕出正場”,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古時,燻糕產量甚微,且絕大部分被達官貴人和豪紳商賈購去佐茶饋人,極少部分被一些巡視官員帶回分送各地,至此正場燻糕聞名遐邇。近幾十年裏,有着“勝似宮廷糕點”美譽的正場燻糕卻失傳了。改革開放後,在史料的幫助下及幾位年逾古稀,精於茶食製作的老技師的不懈努力,經反覆研製,終於讓正場燻糕重出於世。

正場燻糕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它採用上等糯米、芝麻爲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白糖、素油、桂花和椒鹽等材料,經過二十多道工序,最後微火熏製而成。它顏色淺黃,酥而不焦,脆而不散,糕成長方形片狀,厚薄均勻,單片在自然光下有透明感,有一股撲鼻香氣,令人望而生津。 03

石港乳腐

素有“東方奶酪”之稱的乳腐(亦稱作腐乳)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發酵調味品,爲國人的常見佐菜之一。乳腐是多種微生物的發酵產物,含有多肽、高活性異黃酮、維生素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腐乳富含低聚肽類,更容易被消化吸收。素食者常喫乳腐,可補充植物性食品中很少的微生素B12,而維生素B12具有預防惡性貧血、老年性癡呆的作用。

在當今中國乳腐行業,僅有的兩家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中,有一家就在我們南通通州石港鎮。石港乳腐種類繁多,香味濃郁、質地細膩、口感酥糯、乳汁精醇。 04

石港窨糕

本名印糕,因每塊糕上均用桃紅印花而得名。民國初年,石港德興祥茶食店老闆姚少庭雖讀而未成,沒有考取功名,平時卻咬文嚼字、文乎文乎,竟將“印糕”改名爲“窨糕”,其他茶食店也跟着標新立異,改“印”爲“窨”,於是約定俗成,直到現在還叫“窨糕”。

石港窨糕是應時茶食,每年供應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個月,一般從驚蟄開始,立夏前結束。每年清明前後,窨糕賣得更是火,在石港,有個傳統民俗,清明上墳祭祖,各家各戶必備窨糕。窨糕更是當地居民喜愛的茶食。製作窨糕的米粉都是本地所產的粳米,再調上一定比例的糯米。加工前要把米浸泡7天,淘洗7次,再碾成米粉,加入桂花豆沙,蒸成糕。這樣做出來的窨糕雪白松軟、香甜可口、涼而不硬。 05

興仁豬頭肉

60年前,興仁鎮就有人用八角、桂皮、茴香、花椒、陳皮等香料製作豬頭肉,因囊中羞澀,重體力勞動者喫不起豬肉,只能選擇不登大雅之堂且價格便宜的豬頭肉。

70年代,有位叫崔新工友,開始潛心研製豬頭肉,在選頭、洗污、燙焯、刮皮、浸漂、配料、蒸煮、割肥上下功夫。他正是南通小有名氣的通州興仁“崔記豬頭肉專賣店”的老闆。“崔氏”豬頭肉肉色紅而不暗,肉酥而不爛,質肥而不膩,味香而不嗆。 06

嵌桃麻糕

嵌桃麻糕是江蘇省南通地區的漢族名小喫,主要由白糖、芝麻粉、炒米粉及核桃仁等原料製成。嵌桃麻糕的精工細作,每斤兩條,每條五十片上下,片片色澤金黃,嵌桃均勻,香、甜、松、酥。

通城城內曾有一家名爲“鼎泰”號雜貨店,以產茶食糕點爲主。店主許松甫後在清政府內捐得一官,常有上等茶點進貢。其中唯獨通幫老師傅所作之嵌桃麻糕,選料精細,加工講究,味美可口,頗有特色,最爲著稱。至此,南通“鼎泰”麻糕被譽爲“官禮茶點”,揚名於天下。戰爭爆發後,“鼎泰”停業關閉,後由該店張某,開設“永泰仁”雜貨號,繼承“鼎泰”製作麻糕。

南通麻糕,亦曾得魯迅先生讚賞。據南通圖書館藏之魯迅舍弟周作人同學,南通人《季自求日記》手稿中記載,季自求愛好文學,常與魯迅往來。一次魯迅與季在暢談中,魯迅曾向季自求借《南通方言疏證》去研究南通方言,季自求也曾將家鄉的麻糕饋贈給魯迅,魯迅品嚐後,定然認爲名不虛傳。故在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魯迅日中有“南通館坐少頃,持麻糕一包而歸”。 07

張沙方柿

通州張沙方柿已有300多年栽培歷史,這種柿樹爲灰柿樹和樹頭紅柿樹經過嫁接和辛勤選育而成。盛產於在騎岸張沙一帶,故稱張沙方柿。每隻三四兩重,少數佼佼者達八九兩重,稱“柿子王后”。這裏產的方柿橙黃色無核,味道甘美醇厚,果皮細薄,肉質緻密,果汁充溢。多種糖分含量在20%以上。

精緻的美食

考究的食材

做的人更是匠心獨運

讓古老的味道得以傳承

在今天還能喫到漸漸消失的傳統味道

來源:通州微旅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