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電發話! 吳亦凡鹿晗慘上黑名單 未來或被集中整治

當下影視劇行業無疑是最爲撈金的一個行當,只要請一些當紅小鮮肉、拿下熱門IP,無論拍出的劇是好是壞,都能得到非常高的收視率,有着衆多的粉絲爲其買單,自然而然其收益也會非常高了。而作爲撈金保證的這些當紅炸子雞、小鮮肉,在這種情況下的片酬也水漲船高,一次次的破記錄。

就當下的情況而言,一些知名的一線演員片酬可以說是相當可怕了,一個人拿走一兩千萬幾乎是稀疏平常的事情,誇張一點一個超一線明星一部劇拿掉上億元也是曾經出現過的。有導演表示,全明星陣容除了一些特別的政治劇外一般劇目是請不起的,整個拍攝成本之中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往往是這些演員的片酬,高的甚至可以達到六七成,且大部分集中在幾個演員身上。

雖然這也基本上屬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高片酬都是製片人與演員之間你情我願的,沒有什麼好計較,但是也有製片人對此抱怨:根據市場,你不給這個錢有人給,這個東西弄得我們很難受。

去年十一月,就有機構公佈的“中國明星片酬權力榜TOP100”,位列前十的均爲男星,沒有女星。該報道稱,此名單中成龍以平均每部電影8000萬元人民幣的片酬排名榜首,和成龍打成平手的爲周潤發電影片酬8000萬,而劉德華、鄧超、黃渤、陳坤、徐崢、彭于晏、甄子丹、吳京、葛優、姜文、梁朝偉等男星,均爲電影片酬3000萬元。排名最高的女演員爲楊冪,她以平均1500萬元的電影片酬和1億起步的電視劇片酬位列14位,榜單前20位的女明星還有范冰冰和趙麗穎,范冰冰以1500萬電影片酬和1億電視劇片酬,排名第19位。趙麗穎則以1000萬電影片酬和1億電視劇片酬位列第20位。

那麼這個高片酬會帶來什麼問題呢?除去一些後續衍生的社會問題,首要帶來的就是在演員動輒拿走製作費用的五成以上,就會成爲拉高行業風險最突出的因素。高片酬使得投資方承擔了越來越高的風險,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給各個製作環節帶來很大壓力,難免在其他製作環節偷工減料以壓縮成本,最後導致出現爛片的幾率大大上漲。

對此,我國廣電揚言發聲,直接批評當下演員的高片酬問題。近日更是重新提到了這個問題,表示2018年要繼續整治行業演員高片酬頑疾。在此前召開的2018年全國廣播電視宣傳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提到要讓羣衆成爲熒屏聲頻的嘉賓和主角。他指出,“這兩年,我們大力遏制追星炒星,大力提倡‘星素結合’,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今年我們將繼續着重解決明星薪酬過高問題,引導各廣播電視機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節目創意研發和高水平製作上來,用內涵和品質取勝,而不是靠炒作和拼明星來提高知名度。”他特別強調,“要嚴把嘉賓、演員關,必須把德藝雙馨作爲首要標準。要鼓勵邀請行業精英、專家學者、時代楷模、道德模範參與節目,發揮好嘉賓的價值引領和人格示範作用。”

在這之前,我國也有對此有過相關規劃與整治。2016年,廣電總局黨組還發布了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通報提到,堅決遏制“天價”片酬和明星炫富問題。其中要求指導行業協會聯合大型影視公司抓緊制訂抵制“天價”片酬的行業自律公約;指導相關行業協會就“注重影視作品思想價值和審美導向,優化影視製作成本結構”制訂倡議書,加強對市場的引導。完善備案立項環節審覈要求,及時制止片方盲目炒作明星、粉絲、網紅的行爲。另外,通報提到,即將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電視播出機構在電視劇購播過程中不得指定演員、不得以明星大腕作爲論價標準,在電視劇宣傳工作中不得對明星進行過度炒作。加強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管理,遏制拜金追星、一夜成名、炫富享樂等錯誤思想傳播。

2017年9月,廣電總局、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強調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

同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佈了《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意見提到,影視劇裏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這也可以看做是我國的影視劇製作範圍仍不成熟,在隔壁的美國和韓國,他們的影視產業發展時間遠比我國長久,整體產業鏈也更加成熟,它們業內約定俗成的演員片酬一般是在製作費用的一成到三成不止。雖然也會時不時爆出天價片酬的新聞,但是在整體投入高達數億乃至數十億美元的成本稀釋下帶來的問題並不嚴重……

美國演員工會的工作人員透露,美國演員電影片酬從100萬美元到3000萬美元不等,一般佔好萊塢電影製作費用的10%到30%。而如果電影在電視平臺播出,演員還能獲得3.6%的額外收入。另一邊韓國影視劇製作行業的共識是,與其把大部分收益給演員,不如讓製片方和播出平臺獲得更大的利潤,因爲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去進行投資,讓整個行業獲益。

對於當下的這個情況,有專家評價:片酬有價,但德藝無價。藝術的價值要靠時間來積累、靠匠心去經營、靠民心來品評、靠藝德去呵護,而絕不是靠金錢來定義和包裝。藝術不是用來買賣的,而是用來滋養心靈、啓迪思想的。因此,藝術的價值更應當用精神的標尺來衡量,而不是物質。德藝雙馨纔是我們最該倡導和追求的正確價值導向,藝只有與德走在一起,才能真正展現出藝的價值和魅力,藝之芳香纔會更純正、更持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