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书(1723—1815),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书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号不翁、石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与安徽亳州(今徽县)梁、会稽(浙江绍兴)梁同治并称“三梁”。大学士梁诗正之子。天生颖异过人,端厚稳重。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乾隆十七年特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任顺天乡试间考官、会试同考官、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赐加侍讲学士衔。忧归不复出。同书治家,以身作则,家法亦严,因此杭人都称道梁氏家法。生活简朴,衣帽终生不换,平时不宴宾客,不受馈赠。毕源曾从楚地赠同书大砚一方,同书坚决不收,毕源执意相赠,同书只好收下,数年后托友还砚于毕。

引首:梁山舟行书手卷。丙子秋,潘受题。钤印:潘受长寿

题识:

1.

东野三兄政之,庚戌八月八日,山舟寓主人宅留以疥壁(第二首洲误舟)。

卅年蒲柳早衰芜, 壮不如人况老乎。

苦笋硬差良有愿, 葫芦依相已维摹。

休言报国文章在, 只合投闲草木俱。

物不答失天地大, 始终渐负是顽躯。

曾泛仙洲到上方,分明云路有梯桄。

终愁病面难为进,*比寒虫不自量

逐虎向来轻得失,画蛇晕竞笑黄□。

书生福分生来识, 甘抱灯檠伤短墙.

北望君门首重回, 一门三世荷栽培。   

臣心不似菤葹草, 天意须怜臃肿材。   

絮已沾泥飞不起, 豆和灰冷爆难开。   

他生愿作衔环雀, 再上觚棱高处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