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渝表示,AI+出行,是光大控股新經濟在產業智能化佈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還是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CiDi)的佈局,都是在把握新經濟脈絡中最具技術活力和創新活力的企業,智能化、AI+也是光大控股在新經濟領域最底層的投資邏輯。艾渝表示,“新能源汽車”不僅是指用電能取代汽油作爲汽車的能源,更應該理解爲使用新一代的智能化技術將傳統汽車升級改造,成爲新一代智能化移動空間。

近日,兩年一屆的上海國際車展火熱進行,面對智能化新時代,新舊勢力全力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而退去自動駕駛、智能互聯、新能源這些高光字眼,各大造車勢力的技術和產品,是否真的能匹配用戶需求,市場大浪淘沙後,造車新勢力進入了突圍的下半場。

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加速洗牌,面臨補貼退坡、新舊勢力交鋒,究竟誰能夠脫穎而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是否已經引領全球?外媒CNBC就此近期採訪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CiDi(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的早期投資人——光大控股新經濟負責人艾渝。

艾渝表示,“新能源汽車”不僅是指用電能取代汽油作爲汽車的能源,更應該理解爲使用新一代的智能化技術將傳統汽車升級改造,成爲新一代智能化移動空間。並表示年輕人對科技的積極看法將“徹底改變傳統汽車行業”,中國的新造車企業有機會但需要看的更遠,智能化只是第一步。

“溫室時代”結束 迴歸市場競爭

今年的上海車展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紛紛亮相,而傳統廠商也快速轉型順應潮流,開始展示自己的技術基因並秀出新車,幾乎所有的跨國車企都推出了純電或插電車型。畢竟對於消費者,尤其是千禧一代而言,誰都不想從暮氣沉沉的公司購買沒有新技術特點的汽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8年汽車銷量同比下降2.8%,但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卻高達61.7%,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5.6萬輛。中汽協預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60萬輛。

按照目前的政策指向,如不出意外,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財政補貼將於2020年全部取消。與此同時,包括特斯拉等在內的外資、合資品牌已磨刀霍霍。目前,大批外資新能源企業正以各種方式湧入中國市場,傳統汽車企業亦紛紛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覬覦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蛋糕。

面對這些趨勢,艾渝向CNBC坦言:中國的造車新勢力遠不止已上市的蔚來汽車及處於頭部梯隊的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新一批的造車企業數量超過100家,而最後勝出的大概率不超過5家。面對傳統車企的步步緊逼,造車新勢力的洗牌時刻已經到來。

在他看來,降低補貼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留下的將是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實力的企業。沒有補貼的時候,是考驗一個企業產業鏈體系能力、產品開發能力以及市場運作能力的時候。

新能源車企一直在爭分奪秒地實現新品量產,與補貼搶時間,“出牌機會只有一次”,也反映了理想等新造車企業對市場的深刻認知。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也曾表示,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新政策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件好事,可以讓真正好的產品走出來。

而因各種原因缺席展會、或一再延遲量產計劃的車企也在向人們揭示這一現實:火熱的“溫室時代”已經結束,市場不需要如此多的汽車品牌,新勢力造車的時間窗口越來越接近關閉的尾聲。

科技+出行  智能化突圍只是第一步

艾渝在CNBC採訪中表示,伴隨着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汽車智能化、網聯網、電動化的趨勢不斷加快。到2027年,1990年後出生的人將佔中國新車購買者的最大比例,約爲41.8%。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智能手機界面纔是真正吸引千禧一代買家的地方。

新能源汽車由於電量大,因此能滿足智能交互界面等耗電量很大的設計需求。同時,無人駕駛的運算包括邊緣計算不可能完全基於雲端,很多計算要在汽車終端上完成,對汽車的電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決定了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應用上得天獨厚的優勢。

“千禧一代對科技的積極看法將徹底改變傳統汽車行業,但對於新造車企業而言,需要看的更遠,智能化只是第一步”,艾渝強調。以目前主流的L3級自動駕駛爲例,嚴格意義上還只是用來方便用戶理解自動駕駛。L3看似可以部分解放雙手、雙眼,但實際上這個層級要求,在車輛出現狀況時,駕駛員需要及時接管車輛。所以“能用”並不代表“好用”,這其實是智能化的內在區別。

智能化是吸引用戶的第一步,要想抓住用戶的心智,還是需要能夠打造出真正好用且能讓消費者認可的產品,最終決定一家車企存亡的依舊會是安全與質量。

而爲了保證車輛的產品質量,自建工廠、國外頂級設計師操刀、自主研發三電系統以及採購頂級供應商的自動駕駛核心部件幾乎是一條繞不開的路。在產業鏈非常長的汽車行業,傳統車企相比於新造車企業更具優勢。

此外,供應鏈管理、量產交付、售後服務、新品研發等一系列問題纔是對新造車勢力的真正考驗,當補貼退坡,市場資金緊缺之時,最終的決策將交給市場。就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言,智能化的汽車最終要能像人的家一樣。而一個兼具設計、性價比和舒適性的家的打造過程一定是困難重重的。

看頭部創新 尋市場未來

艾渝表示,AI+出行,是光大控股新經濟在產業智能化佈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還是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CiDi)的佈局,都是在把握新經濟脈絡中最具技術活力和創新活力的企業,智能化、AI+也是光大控股在新經濟領域最底層的投資邏輯。

對於新造車企業而言,除了技術的暫時領先,更多的是靈活的機制,比傳統車企搶先一步做出創新的產品。傳統車企遲早會造出和他們同等先進的汽車,所以新創車企是在和時間賽跑。

在光大控股新經濟團隊的判斷中,想要持續領跑需要具備三項條件:第一,要有核心技術,例如: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這個是基礎

;第二,要有具備多維競爭力的可量產產品,並擁有可靠的領先的智能化技術、無人駕駛技術;第三要有資本支持或融資能力,這樣纔有機會和資源去整合產業鏈。

“我們在看賽道的時候,更多是佈局更長遠的未來,對技術趨勢的敏銳,讓我們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潛力;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則決定了我們始終在發掘能夠成長爲頭部的企業,因爲傳統車企的轉型速度已經開始超過很多人的想象,資源將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幾家頭部企業。”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屬於創新型經濟,比任何國家都更有作爲的空間。BMW、保時捷、沃爾沃、比亞迪等強敵環伺下的2019,對於國內新造車企業來講會舉步維艱,但最後能夠在壓力中走出來的新造車企業一定會成長爲非常優秀的企業。

(CNBC報道英文原文:https://www.cnbc.com/2019/04/18/chinas-auto-sales-slide-may-be-obscuring-a-demand-shift.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