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到今天(4月5日)美國的新冠感染確診人數已經超過30萬人,這意味着至少有一百萬潛在尚未確診的新冠病毒攜帶者。以美國世界第一的國力,雖然不可能被一次疫情就徹底擊垮,但是很明顯本次新冠疫情確實很大程度上暴露了美國政治、經濟以及軍事體制中的諸多問題,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內,美國經濟將會遭受疫情的重創,經濟下行,失業率暴增,沒有醫療保險的窮人們看不起病,將會導致疫情更加嚴重,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4月4日,觀察者網引述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稱,美國的專家表示即將迎來的是一場"驚濤駭浪"(The Perfect Storm),除了美國的醫療體系面臨"擊穿"危機以外,由於封城令的施行,大量工廠、商店關門,整個美國在3月份減少70萬個工作機會,這讓當前備受疫情困擾的美國雪上加霜。
(面對疫情,美國人終於也開始做點事情了)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到今天(4月5日)美國的新冠感染確診人數已經超過30萬人,這意味着至少有一百萬潛在尚未確診的新冠病毒攜帶者。考慮到美國目前總人口僅有3億多人,這個數字已經相當驚人。更糟糕的是,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近日在白宮表示,美國疫情目前仍然處在開展檢測的"第一階段"!
(美國或將迎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事實上瘟疫給人類造成的傷害甚至遠遠超過戰爭。一直到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之後,1918年著名的"西班牙流感"依然席捲全球。根據統計當時全球總人口僅有約17億,而其中有約1億人感染該病毒,而病毒感染者中又有2500~4000萬人死亡。巨大的死亡數字甚至超過了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各國傷亡的總人數!以至於一戰在1918年戛然而止——因爲各國的人口都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實在沒有兵力再打下去。
(1918年被感染西班牙流感的病人正在接受治療,可以看到當時的隔離方式雖然簡陋但是和今天大致相同)
如今全球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特別是作爲全球霸主的美國,儘管近年來美國國內的工業產業持續外遷,導致美國本土的工業不斷"空心化",但是客觀上說,美國依然是全球第一工業強國。別的不說,單憑每年超過100架的第五代戰鬥機的產能,每年15萬噸新艦艇的下水噸位而言,就不難看出,美國的工業實力依然強勁。作爲世界霸主,美國在計算機、自動化、航空技術、新材料特別是現在廣爲關注的生物工程方面都有着足以傲世的成績。
(美國高科技的象徵——隱身飛機編隊)
不過,作爲資本主義的頭號強國,美國的綜合實力強勁,但是內部的差異卻極爲巨大。根據經濟統計數據,美國人沒有存款的習慣,儲蓄率全球排倒數,所以一旦封城,就會有大批居民由於失業而負不起各種賬單導致社會出現動盪。疫情剛剛開始在美國流行時,美國就已經有人開始爲疫情做準備,不過和世界其他國家人民囤積飲水、食物不同,美國人民首先囤積的卻是槍支彈藥。這一點不禁讓人想到了2005年颶風"卡特琳娜"過境美國佛羅里達的情景。在當時由於颶風襲擊,佛羅里達地方政府已經癱瘓,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手持槍支,挨家挨戶搶劫商店、超市甚至是銀行,充分踐行了美國意識中的"自由"行爲。而美國聯邦政府不得不派遣軍隊進入佛羅里達以維持秩序。
(美式救災,圖爲2005年美軍進入佛羅里達協助地方政府"救災"的情景)
同樣,在嚴重的疫情面前,美國這一問題已經暴露無疑,如果依照其他國家抗疫的經驗,美國本土也持續一個月封城,那麼由於付不起賬單,有相當多的美國人最終可能會選擇鋌而走險。根據美國政府最新的統計數據,在3月底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達到了4.4%,而且還在向不好的方向快速發展。此前美聯儲曾預計,疫情可能導致美國失業率飆升至32%,也就是說平均每3個人就有一個人失業。而且嚴重的問題在於,目前美國的疫情發展還遠遠沒有到達拐點。各州每日的疫情通報都在持續上升,美國總體的每天確診人數已經連續突破3萬人。
(等待救濟的美國失業者,疫情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困苦)
而且不僅僅是美國本土,就連美軍中也出現了大批感染病例。在五角大樓下令美軍"封口"以前確診的美軍新冠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人,並且至少有5人已經死亡。發現的感染病例,從美軍駐歐洲部隊到亞太部隊,甚至到五角大樓的僱員中,都有確診。目前美國海軍里根號和羅斯福號兩艘航母已經分別停靠在橫須賀和關島,並且已經處於癱瘓狀態,完全失去了戰鬥力。而五角大樓則宣佈美軍未來60天內取消一切軍事行動,閉門不出,以躲避病毒的侵襲。
(正在進行新冠疫情篩查的美軍部隊)
以美國世界第一的國力,雖然不可能被一次疫情就徹底擊垮,但是很明顯本次新冠疫情確實很大程度上暴露了美國政治、經濟以及軍事體制中的諸多問題,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內,美國經濟將會遭受疫情的重創,經濟下行,失業率暴增,沒有醫療保險的窮人們看不起病,將會導致疫情更加嚴重,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沒有擴大醫療補助計劃的州或將迎來疫情的更大爆發,特朗普至今仍然鄙視奧巴馬時期的"平價醫療法案(ACA)",但他卻沒有更好的辦法)
美國預算與政策優先中心的專家朱迪表示:這是一場"驚濤駭浪"!這些地方的疫情將迎來一個新高峯,就像紐約那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