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根據知名數據調研統計機構Canaly公佈的市場報告顯示,在日本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最高的品牌分別爲蘋果、夏普、三星、索尼和京瓷,除了蘋果、三星兩家外來品牌,其他三家均爲本土品牌,而在全球銷量和市場份額名列前茅的中國手機品牌卻五一上榜,這也意味着,大部分日本當地消費者購買手機仍然將本土品牌視爲首選,其次纔是蘋果和三星。而包括索尼、夏普、京瓷等本土品牌雖然在中國市場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甚至大部分中國消費者都幾乎感受到任何存在感,但作爲日本的本土品牌,它們在當地市場運營多年,在銷售渠道、品牌營銷方面更具有優勢,並且相比於中國品牌,也瞭解日本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和操作習慣,全球熱銷的中國手機品牌在日本市場和當地本土品牌競爭,其結果無非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近幾年來,以華爲、小米、OPPO、vivo爲首的中國手機品牌愈發強勢,幾乎將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瓜分殆盡,而在國內本土市場站穩腳跟後,又開始迅速佈局海外市場並且逐漸嶄露頭角,國產手機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成爲熱銷品牌。但隨着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進入飽和狀態,一路野蠻增長的國產手機在部分海外市場也愈發感受到壓力,而在日本手機市場就出現了“大洗牌”的罕見局面,中國品牌全軍覆沒,榜首獨攬半壁江山。

近期,根據知名數據調研統計機構Canaly公佈的市場報告顯示,在日本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最高的品牌分別爲蘋果、夏普、三星、索尼和京瓷,除了蘋果、三星兩家外來品牌,其他三家均爲本土品牌,而在全球銷量和市場份額名列前茅的中國手機品牌卻五一上榜,這也意味着,大部分日本當地消費者購買手機仍然將本土品牌視爲首選,其次纔是蘋果和三星。

具體方面,蘋果在日本手機市場份額高達53.3%,位列榜且首獨攬半壁江山;緊隨其後的是夏普,市場份額爲12.8%,和蘋果的差距顯而易見;而最尷尬的就是當屬三星了,持續多年蟬聯全球第一手機大廠的三星,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僅爲8%;其次分別爲索尼和京瓷,市場份額達到7.9%和7.5%。這一份市場調研報告數據不免令人感到詫異,在全球銷量和市場份額名列前茅的中國手機品牌,爲何在日本市場卻集體落榜了呢?

全球暢銷的中國手機品牌卻在日本市場滯銷,問題出在哪呢?其實,這一結果倒也並不算稀奇,畢竟不同地區的用戶對於手機的需求存在差異化,包括在操作系統習慣、審美標準、消費觀念以及本土文化等方面,都和國內不同。而包括索尼、夏普、京瓷等本土品牌雖然在中國市場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甚至大部分中國消費者都幾乎感受到任何存在感,但作爲日本的本土品牌,它們在當地市場運營多年,在銷售渠道、品牌營銷方面更具有優勢,並且相比於中國品牌,也瞭解日本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和操作習慣,全球熱銷的中國手機品牌在日本市場和當地本土品牌競爭,其結果無非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此外,導致中國品牌全軍覆沒的局面,也不排除日本當地消費者同樣有愛國情懷,對於外來品牌產生一些排斥,更加熱衷於支持本土品牌,以及蘋果的軟件生態和三星全球銷量第一的知名度等因素。

不過,也不能以一時失敗定輸贏,目前看來在日本市場熱銷的本土品牌,在全球其他國家幾乎都沒有什麼影響力,這一點和集體迅速崛起的中國手機品牌截然不同。以華爲、小米、OPPO和vivo爲首的一線手機品牌正在持續佈局海外市場,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持續蟬聯銷量冠軍,OPPO、vivo分別在海外市場推出子品牌,市場份額迅速擴張;作爲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的華爲儘管頻繁遭到美國方面的持續打壓,但在不少歐洲國家仍然呈現出迅速增長的勢頭。

相信隨着中國手機品牌的不斷努力,未來在日本市場也遲早會迎來更好的發展,畢竟物美價廉、品質出衆是國產手機一如既往的核心競爭力,儘管不可不免會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但物美價廉的智能手機纔是全球消費者的剛需,而這些也正是國產手機最擅長的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