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飯菜油大了不好,只是有的人控制不好用量而已;還有一些人由於懼怕肥胖、高血脂等疾病的困擾,把油看得過於不好,拒絕喫油,每天清湯寡水,長期不喫油。

油=肥胖和高血脂,所以不喫油就好了嗎?

那麼長期不喫油會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答案是肯定的。長期不喫油會導致身體營養不協調和代謝性疾病。對於食用油,我們要計較的是用量的問題,而非喫不喫的問題。

長期不喫油對身體有傷害

食用油是一種脂質,大家現在有點談脂色變,但是不要忘了脂質是人體必要的六大營養素之一。人體必須適當攝入脂質才能保證正常的生理功能,長期不喫油會導致體內脂質不足,引發多種疾病。

油=肥胖和高血脂,所以不喫油就好了嗎?

長期不喫油會導致體內必需脂肪酸缺乏或不足。食用油能夠爲身體提供能量,更重要的作用是爲身體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指人體不能自我合成,必須由食物供應的脂肪酸,如亞油酸和α-亞麻酸。人體如果缺乏必需脂肪酸,會影響機體免疫力、傷口癒合、視力、腦功能及心血管健康,還會產生生長發育遲緩、生殖能力下降、皮膚感染風險增加等症狀。

長期不喫油會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營養不良。人體的很多生理活動都得益於體內的脂質,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胡蘿蔔素等營養素的吸收都需要脂質的協助;血脂的調節、血栓的清理也需要油脂的參與。長期不喫油或油脂消化產生吸收障礙時,身體會出現脂溶性維生素不足或缺乏的症狀。

食用油不僅給我們的食物提供香味,更重要的是給人體提供營養。長期不喫油不僅會導致飯食無味、食慾下降,更嚴重的是會導致人體營養缺失。

油=肥胖和高血脂,所以不喫油就好了嗎?

油攝入過量對健康有害

人不能不喫油,但是也不能多喫油。根據我國居民食油用量檢測結果顯示,現在人們面臨的問題不是缺油、少油的問題,而是食油攝入量過多及其給人體帶來的健康危害。

調查顯示,2010-2012年間,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爲42.1克,與10年前相比,人們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有所提高,食用動物油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攝入總量沒有下降,基本持平。我國僅有45%成年居民烹調用油攝入量符合推薦標準(≤30克/天),約26%的居民每天用油超過50克。

油=肥胖和高血脂,所以不喫油就好了嗎?

綜合分析國內外研究文獻,結果表明總油脂及動物脂肪攝入量增加可增加肥胖的發病風險,並可能增加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早有調查顯示,不良生活方式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很大,全球早逝人羣中,約一半的人有慢性疾病,而其慢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與油脂攝入量和油脂類型不當有一定關係。

減少烹調油攝入量的方法

使用烹調油量具。將每天全家應該食用的烹調油的總量倒入量具內,可以有效控制用油量,逐漸養成習慣,對預防慢性病大有好處。

合理選擇烹調方式。多采用蒸、煮、燉、燜、汆、涼拌等烹調方式,少用油炸和油煎的方式。

多使用不粘鍋,微波爐等炊具。合理使用炊具可以幫助減少烹調油的用量。

減少外出就餐。餐館做菜往往用油偏大,而且烹調油質量沒有保障。

少喫油炸食品,少攝入飽和脂肪。油炸食品油脂多,而且高溫油炸會產生多種有害物質,對人體不利。

油=肥胖和高血脂,所以不喫油就好了嗎?

注意食物中的“隱藏油”

除了烹調用油,生活中有很多食物中含有大量油脂,除了控制烹調油攝入量,對這些看不見的隱藏油也要控制。

堅果類食品含有大量隱藏油。花生、瓜子、核桃、杏仁、開心果、松子等都富含油脂,形象地說,喫25克花生或40克葵花籽或3個核桃,就相當於攝入10克食用油。雖然堅果油一般都是“好”油,但是好油過量同樣會引發身體肥胖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好油也要限量。

油=肥胖和高血脂,所以不喫油就好了嗎?

生活中還有很多隱藏大量油脂的食物,比如冰淇淋、膨化食品、餅乾,還有速凍食品和沙拉醬等。冰淇淋在製作過程中經常需要加入奶油之類的東西;膨化食品和餅乾油脂很多,放在餐巾紙上,餐巾紙很快就會被油漬浸透;速凍食品爲了好喫,也會在裏面添加油脂;一直是小清新形象用來拌蔬菜的沙拉醬,其實並不是那麼清新,脂肪也不少。

油=肥胖和高血脂,所以不喫油就好了嗎?

膳食建議

食用油每日推薦用量:25~30克

成人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應爲25~30克,而且要採用植物油烹調。

目前我國居民每人每天的烹調油攝入量普遍偏高,應減少烹調油和動物脂肪用量,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喫油炸食品,食物多樣化也包括食用油多樣化,日常生活中應該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