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毛主席正回到湖南发动工人运动,他早就对余贲民的光辉事迹有所耳闻,能将爱国运动组织得如此井然有序,一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人才,于是,毛主席就亲自把余贲民请到长沙。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红军后勤的奠基者,被称为毛主席最早的“大管家”,名叫余贲民。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一场战争中,在前方浴血杀敌的勇士是英雄,在后方做后勤工作的,同样功不可没。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红军后勤的奠基者,被称为毛主席最早的“大管家”,名叫余贲民。

余贲民是湖南平江县人,很早就参加过辛亥革命,但在战争中不幸负伤,只好回家养伤。

但是,伤病无法阻挡他的革命热情,五四运动爆发后,余贲民又积极组织了一些反帝爱国运动,还担任“雪耻会”会长,用自己的热情带动起周边的老百姓进行示威游行。

1922年,余贲民遇到了自己的贵人:毛主席。当时,毛主席正回到湖南发动工人运动,他早就对余贲民的光辉事迹有所耳闻,能将爱国运动组织得如此井然有序,一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人才,于是,毛主席就亲自把余贲民请到长沙。

余贲民也非常激动,立刻去了长沙,见到了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余贲民接受了共产主义特训班的教育,并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因余贲民的特殊才能,毛主席也对他非常器重,在秋收起义时,还任命他为第一师副师长。这个时候能当上副师长,绝对是非常难得的,像罗荣桓、谭政、张宗逊、宋任穷等等开国将帅,当时还都是他的部下。

但可惜的是,这场起义最终还是以失利告终,不过,毛主席最担心的不是起义失败,而是在失败后部队的士气低落,甚至很多战士连吃饭的锅碗瓢盆都丢了,连饭都吃不上,还怎么打仗?

这时候,余贲民主动请缨,去找毛主席,揽下了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承担起了部队给养的重任。

毛主席看到余贲民时刻为战士们着想,原本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认定余贲民就是主管后勤的不二人选。

余贲民也是说到做到,立即开始着手筹备军粮,组成了专门的运粮队,很快就解决了部队的吃饭问题。

三湾改编后,余贲民继续追随毛主席的脚步,一同到了井冈山,继续担任“后勤大管家”。

刚上井冈山时,各种设施都十分简陋,余贲民就克服重重困难,从零开始做起,首先,他建起了一座医院,让众多的伤病员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然后又建立了被服厂、军械修理所等等。

总之,战士们缺什么,他就建什么,不会的就学,到处请教高人,不耻下问。

就这样,余贲民亲力亲为,最终在井冈山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后勤体系,为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不幸的是,天妒英才,1933年1月,余贲民在掩护湘鄂赣省委转移的过程中,中弹身亡,这位红军第一位大管家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5岁。

更让人敬重的是,余贲民虽然掌握着红军的财政大权,但他自己用的从来都是最差的,到他牺牲时,仍然穿着一双早就磨损得不成样子的旧草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