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村民在村口打水井时意外发现井口出有许多碎陶人,这在当地十分常见,村民起初并没有特别留意。但随着井口的不断挖掘和深入,映入眼帘的陶片越来越精美,神态各异。

当地文物保管局得知以后,当即派遣专家前往临潼,在近一个周的挖掘中,确定此地有大量的秦时陶人,随即展开挖掘。

数月后,被命名为1号坑和2号坑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初步呈现在后世人眼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坑中,埋满了形态各异的陶人和陶马,神采奕奕,犹如真人一般。
在二号坑中,还发掘了大量秦朝时期的军事物资和生活物品,其中一枚薄剑被重达60斤的人佣压在地上近两千年,但当考古专家将陶俑搬开以后,薄剑奇迹般的恢复原形,且依旧锋利无比。

就在考古学家惊讶于秦时技术,考古工作日以继夜的展开时,在1号坑和2号坑中,已经被挖掘出来的兵马俑在一夜之间黯然失色,变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土佣。据曾参与过考古工作的工作人员回忆,兵马俑刚刚出土里面挖掘出来的时候每一个都有丰富艳丽的色彩,神态各异,犹如真人一般。但在空气进入帝王陵以后,所有的色彩忽然消失,早前锋利无比的宝剑也开始慢慢的生锈。

当时正属于特殊时期,秦始皇陵墓的发现给了后世人惊奇的大宝藏,但通过对整个帝王陵地下室的探索,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且地下室均匀的分布了水银和重金属,标志着在秦皇陵兵马俑被意外发现之前,知晓的人并不多,且因为到位的防范措施,两千年来秦始皇陵兵马俑保存完好,还没有盗墓贼进入过地宫中心。

由于当时技术限制,为了防止被再度挖掘出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失色,没有了原有的历史价值,考古挖掘工作不得不中途停止。

如今,秦始皇陵兵马俑只开放了极少部分,但依旧让人为之赞叹,即使是现代的技术,依旧不敢轻易的挖掘秦皇陵,因为一旦人为暴力打开陵墓,就意味着瑰宝的遗失和历史价值的远去。
参看资料:《秦始皇陵兵马俑》、《人文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