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下保村位于新余市南部,与吉安市峡江县山水相连。这个地处偏远、人口偏少,既无资源优势又无传统农业优势,既不靠市区集镇又不靠交通要道的小山村,在十年前几乎不被外人知晓,但是,当这个小山村近年来一次次从京城捧回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等一块块国字号金色奖牌时,就让世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了。短短十年中,下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由一个环境脏乱差村变成了美丽宜居示范村;由一个治安混乱村变成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由一个文化相对贫乏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 ! 从此,这个 " 明星村 " 逐渐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胜地。

下保村村口标识

沧海桑田,一系列荣誉见证了下保村的沧桑巨变,在这近十年的奋斗岁月里,下保村由昔日偏僻的 " 鸡窝村 " 嬗变为今日的 " 凤凰村 ",敢于创新、勇于示范的下保人,走出了一条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的乡村振兴道路。如今的下保村,处处展现一幅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图景,时时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铿锵步履。

下保村花卉公园

一、支柱产业相得益彰,一村一品花团锦簇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村集体经济是支撑全村各项事业的基础。下保村原来一直以水稻、猪牛等种养业为主,产业单一,村民吃饱有余,发财不足,庸庸碌碌过着小日子。" 穷则思变 ",近年来,下保村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做足山水文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了生态果业、花卉苗木、乡村休闲旅游三大支柱产业。2017 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 80 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8260 元,并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下保苗木基地

下保村成立了立荣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于 2010 年引进浙江绿茵园林公司,合资 300 余万元新建花卉苗木基地,采用 " 基地 农户 " 的发展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生产。全村已栽种花卉苗木 1200 余亩,30 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几年来,公司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栽种花卉苗木 3000 余亩,年销售收入 4000 余万元,实现利税 600 万元。下保村把农村当景区来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园,挖掘打麻糍、切糖片、做米圆、酿酒、做豆腐等民俗文化,让游客体验种菜、采摘等农家乐趣,示范带动全体村民发展农家乐。在此基础上,2016 年,成立新余市鼎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 600 余亩,引进浙江衢州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百亩格桑花海景区,成功举办两届 " 新余市最美乡村 ( 渝水区下保村 ) 花海艺术节 "。引进江西清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优势,栽种 500 余亩果冻橙,打造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下保果冻橙种植基地

二、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田园风光醉美宾朋

下保村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林地面积 13000 余亩,绝大多数为针阔叶混交林和天然林,30 多座大小水库犹如一颗颗耀眼夺目的珍珠点缀在碧绿的林海里,连绵起伏的群山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其中不乏名贵树种,参天古树,珍稀植物。植物的多样化带来了动物的多样化,山上有野猴、野鹿、麂子、山鸡、白鹭、山雀等上百种珍贵野生动物,特别是八石坡水库旁边的阔叶林,每逢春夏之交,成千上万的白鹭、灰鹭迁徙至此,繁衍生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田园风光醉美图

走进美丽的江南小山村下保,仿佛投入了绿色的怀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融为一体。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森林覆盖率达 70%,素有 " 天然氧吧 " 和 " 小婺源 " 之美誉。放眼望去,重峦叠嶂,青山含笑,流水欢腾,鸟语花香。群山环抱之中,是下保人桃花源般的家园——这里村容村貌整洁、房屋风格独特。可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下保村牢牢抓住 " 原生态 " 这一主题,依托生态人文资源,大力建设和谐秀美、宜居宜游的新农村,先后捧回一块块绿色国字招牌,省级绿色荣誉更是不胜枚举。

下保村休闲景观湖

三、文明新风吹拂荡漾,精神家园凝心铸魂

近年来,下保村在大力提高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尤为注重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 " 物的新农村 " 向 " 人的新农村 " 转变。

下保村自然山水图

下保村以实施村民自治提升工程为抓手,让村民自订、自修、自守村规民约,以达到村规民约正民风的目的。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多次组织村民召开大会,修订出台《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将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内容均纳入村规民约。下保村以拓展农村祠堂文化功能为跳板,创新宣传阵地,传承优秀家风家训。变传统祠堂为移风易俗宣传阵地,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围。下保村以挖掘身边榜样引领风尚为平台,发挥乡贤先进典型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作用,持续开展好人评比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典型 " 叫得响 "" 传得远 "。

村民学习村规民约

四、村庄治理民主高效,和谐社区天朗地清

下保村创新基层服务管理和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开展 " 卡片式管理、网格化服务 " 试点,将村委划分为 4 个网格片区、7 个网格,向下延伸管理服务触角。" 村民议事协商民主推进 " 的自治制度让村民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有效解决村里的重点、难点问题。

卡片式管理网格化服务信息服务指南

下保村以 " 村民议事厅 " 为平台,推动了村级重大事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全方位、全过程公开透明,让一批有声望、信任度高、人缘好的人进入村民议事会、村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理事会等,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民主自治的意识,有效提升了村 " 两委 " 科学治理水平。下保村荣获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示范社区、全省精品农村社区等称号。

五、农民增收持续稳定,生活无虞城乡一体

下保村以农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 " 公司 基地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农户 "" 公司 专业合作社 ( 协会 ) 农户 " 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帮助村民成立了花卉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村民将闲置民房盘活,统一规划做成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馆、乡村客栈、农家小院等,并将现代化内部设施与乡村式田园风情外观完美结合,打造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园。按照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各种休闲娱乐及便民服务。

下保村乡间大道

建设乡村旅游公路、旅游公厕、旅游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开通乡村旅游公交车等旅游服务设施,为村民出行及市民前来休闲娱乐提供了便利。开设农村 e 邮站,为村民提供网购,金融等便民服务。在全村实现免费 WIFI 全覆盖,率先安装天然气、自来水,成为了全市第一个水电气全部与城市接轨同步的村庄。建设农村老年人颐养之家,实现了 73 岁以上有需求的老人全覆盖,让他们安享幸福的晚年。

下保村俯瞰图

今天的下保村已经是游人眼中生态保护的示范点,文明开放的桃源居,和谐有序的传习所,乡村旅游的向往地,安居乐业的幸福园。富而思进的下保村,奋而争先的下保人,正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奋进鼓点,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大步流星地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