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回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不吃猪肉,但很少有人吃到他们为什么不吃。另一种说法是,猪救过回族祖先的命,所以交代后世回族人不能吃猪肉,以此来表达对救命之恩的感谢。

导读:说起吃这种饮食文化,相信世界上最有发言权的就要数中国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有着长远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讲究五味调和,色香味俱全。央视还曾经推出过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此后有相继推出了《老广的味道》、《寻味顺德》。

我国的领土幅员辽阔,容纳着各种文化与智慧,古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分。主要是用于各地的气候不同,生产出的农作物也不同,所以在风俗习惯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自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风俗与习俗。


回族人为什么不吃猪肉?

说到回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不吃猪肉,但很少有人吃到他们为什么不吃。据民间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在远古时代,猪被认为是回族先民的祖先,所以后代的回族人不吃猪肉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另一种说法是,猪救过回族祖先的命,所以交代后世回族人不能吃猪肉,以此来表达对救命之恩的感谢。但这两种说法都被回族人否认了,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回族人基本都信奉伊斯兰教,《古兰经》第六章第145节提到,“不可吃血、猪肉、自死的和不奉真主之名杀害的动物。”不吃猪肉是因为他的习性比较贪婪、懒惰、污秽,形象也比较丑陋,回族人要远离这些坏习惯。而选择吃干净草和水的牛羊。所以回族人不养猪,有的人甚至不能在面前提猪这个字。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

满族人对狗非常尊重,既不吃狗肉也不穿狗皮。民间也流传着两种说法,都与努尔哈赤有关。一说是努尔哈赤脚上的红痣,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所忌,险些被烧死,有一条狗为救他而亡,自此罕王承诺不在吃狗肉。还有一种说法是努尔哈赤的叔叔想篡位,把他灌醉之后欲杀之,被一只大黄狗所救,但不幸大黄狗被杀,后发誓不吃狗肉不穿狗皮。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习俗的流传,先人本就不吃狗肉,因为狗在打猎时可以指引道路也可以做个伴。甚至有人说狗以前是满族人的图腾,但这种说法无从考证。不管怎么说现在狗都是人类的好朋友,还是不要吃了最好。


另外还有藏族人不吃鱼肉,因为藏族实行水葬,他们认为祖先的肉身会被鱼吃掉,而如果吃了鱼是对祖先的不尊敬。那么汉族人不吃什么呢?

汉族人不吃什么,还要从老祖宗说起

绞尽脑计可没有想到,万能的汉族人是有什么不能吃的,向来是来者不拒。一想到满汉全席八大菜系就不自觉地流出了口水。但是却有一种动物是古代的人不吃的,或者说是不能吃的。

士农工商,大多数的老百姓还是从事这农业生产,可古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并没有这么先进的生产技术,科技水平也不发达,所以还保持着农耕那耕地一定离不开牛。

《礼记》记载,西周时期,除了祭祀,“诸侯无故不杀牛”。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还曾颁布国保护耕牛的法令,而且每个季度都要举办一次耕牛健康评比会,每年对各县驾车用牛也有考核。到了清朝,更是加大了对私宰耕牛者的处罚力度。


古人称“有田无牛犹之有舟无楫,不能济也”。可见农业生产如果离开了牛,那就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

还有一种动物是汉族人不吃的,那就是猫。有人说猫肉是酸的,反正也没有吃过,姑且听之。传说猫有九条命,而且比较有灵性,如果吃了猫肉,那么猫一定会回来报仇的,虽然有点迷信色彩,但也还是选择不要食用为妙。

结语

现在想来汉族人当时不吃牛肉,主要是因为牛是主要的生产力,关系着民生大计,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舍得吃。至于不吃猫可能是因为它是老鼠的天敌,为了保证粮食不被老鼠盗食,自然还是猫在行。这与满族回族的禁忌还是有差别的。

21世纪的中国飞速发展,全国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也在逐渐变小,饮食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几乎全民都成了“无辣不欢”。想吃陕西小吃凉皮,不但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网络的发展,也让全民在家里就可以自制美食,尽享美食带来的诱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