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永遠沒有辦法去想象那種場面的,那不是過家家,那是真的隨時都在和死神擦肩的日子,所以李文祥這樣的人,就是我們民族的英雄。到了1962年的時候,國家遇到了一些困難,當時失業的人非常的多,李文祥本身是不會失業的,但是他爲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爲了自己的內心,他選擇了放棄幹部的身份。

引子

《鹽鐵論·備胡》中有一段話很好的表達出在抗戰時期我國的主要思想"古者明王討暴衛弱,定傾扶危,使小國之君悅;討暴定傾,則無罪之人附。"救國,就是當時人們共同想着的一件事情。

爲什麼當時人們都想着救國呢?因爲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我們國家因爲政局非常的不安穩,所以很混亂。《管子·戒》中描述的"君外舍而不鼎饋,非有內憂,必有外患。"非常符合我國當時的情況。意思就是,不僅有外患還有內憂。不過,雖然是在亂世,卻也出了很多的英雄,有我們熟悉的大英雄們,也有很多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英雄。

李文祥

01

河南一位叫做李文祥的農民,就是一位默默付出的英雄。1925年,他出生在河南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中。因爲母親去世的很早,所以小小年紀的他只能到處奔走,爲的就是能夠活下來。到了1947年,李文祥參軍了,進入了華東野戰軍十縱隊二十九師八十五團。在部隊的那九年,李文祥立下了許多功勞。

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都是我們能夠叫得出來名字的,他都參與了,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我們叫不出來名字的戰役他也參與了很多。他很英勇,職務也一路攀升,從普通士兵到副連長,這些都是李文祥靠着熱血和愛國的情懷換來的。

而特等功和一等功則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拼搏來的榮譽。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永遠沒有辦法去想象那種場面的,那不是過家家,那是真的隨時都在和死神擦肩的日子,所以李文祥這樣的人,就是我們民族的英雄。沒有他們的不畏生死,我們不可能取得全面的勝利。

看望老兵李文祥

戰爭結束之後,到了1965年,李文祥轉業了。去了福建第三建築公司。擔任保衛科的幹事。之後更是遇到了自己的愛人,兩個人在一起非常的幸福。到了1962年的時候,國家遇到了一些困難,當時失業的人非常的多,李文祥本身是不會失業的,但是他爲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爲了自己的內心,他選擇了放棄幹部的身份。他認爲作爲幹部,不能讓老百姓餓肚子。所以,他帶着自己的所有的榮譽,回到了鄉村,做回了農民。

02

剛回村的時候,村裏因爲條件也很差,所以喫的只有十五斤糧食,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過了十多年,李文祥纔有了自己的屋子。這其中的艱辛是難以想象的,當時的條件,北方沒有房子的日子有多難過,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夠真正的懂這個情況吧。

後來李文祥在村裏成了生產大隊長,帶領着鄉親們一同致富,他就這樣一直在農村呆了快50年。至於自己當過兵的這件事情,他沒有對任何人說過。包括當年民政局的工作人員也說,自己除了知道李文祥是老兵,卻根本不知道他曾經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

當地醫院爲李文祥義診

直到2011年,河南省委書記在下鄉進行慰問的時候,偶然和李文祥聊天,在他和李文祥聊天的時候,李文祥才說出了自己的祕密,他給書記展示了當年的榮譽證書。這些已經發黃的證書,都是當年李文祥用自己的命與自己的信念換來的。在場的人,當時都很感動,這樣一位默默無聞的老人,竟然做出了這麼偉大的事情,還一直瞞着人們低調的生活。

03

英雄不能一直沉默,通過書記,李文祥得到了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各種非常珍貴的稱號。而得到稱號沒有多久,僅僅過了兩年,李文祥因爲身體狀況很差,腦萎縮和腦梗狀況惡化,最終病危住進了醫院。通過治療和修養,狀況稍微好轉,在堅持了四年之後,於2017年的2月13日,正式的離開了我們。當時他已經92歲了。

當地領導看望李文祥

他的事蹟被他隱瞞了半個多世紀,這足以見得,如果不是因爲書記的一次偶然到訪,或許他根本不會說出來,他會帶着榮耀偷偷的離開我們。但是我們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因爲李文祥這樣的老兵,和千千萬萬個依然沒有留下任何名字的老兵,他們都是我們的英雄。

結語

老一輩人真的非常的高風亮節,他們高尚的情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雖然現在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但是我們依然要向他們學習,淡泊名利是一種偉大的精神。這些老兵用他們的一生向我們證明了這句話的含義。

參考資料:《鹽鐵論·備胡》《管子·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