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儿子的劝说下,魏师傅放弃了开工的打算,辗转来到了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找到了颅内肿瘤专家张治国教授。鉴于魏师傅所患的这种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并且还可能引起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或病变。

48岁的魏师傅,是一名普普通通装修工人,20来岁就跟着师父学习装修手艺,四处奔波,吃过的苦流过的汗,可能连魏师傅都不记得了。虽说是手艺活,但经常高强度的劳作,也会让魏师傅浑身酸疼、疲惫不堪。

每年只有到了冬天,装修淡季的时候,魏师傅才能休息下来。今年春节又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也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魏师傅就想着这段时间,一没有装修的活,二也不能外出,刚好可以多休息休息,陪陪家人。

可是好景不长,魏师傅最近突然感觉耳朵有些问题,有时候在院里晒太阳,儿子叫他吃饭,一连叫好几声都听不清楚。魏师傅想着是不是常年在工地干活,各种嘈杂的机器声影响到听力了,应该问题不大,也就没有在意。

直到疫情得到了控制,大家都陆续开始复工了,也有业主联系魏师傅想要装修房子,可是魏师傅听不清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能明显的感觉听力下降,就连接电话声音开到最大都听不清楚。这要是去给业主装修房子,听岔了施工要求,把活干错了问题可就大了。

无奈之下,魏师傅只好先去医院检查,打算等能听清楚后再开工。一番检查后,当地医生说魏师傅脑袋可能长了肿瘤,必须到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这可怎么办?耽误了开工,儿子的学费怎么办?看病又要花钱!”听到肿瘤两个字,魏师傅整个人都蒙住了,耳朵听不清楚怎么就成肿瘤了。

“爸,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先看病,以后的事情等病好了再说!”在儿子的劝说下,魏师傅放弃了开工的打算,辗转来到了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找到了颅内肿瘤专家张治国教授。

各项检查做完,最终魏师傅被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魏师傅,您这病有些复杂,不能耽误了,时间拖得越久,听力可能就没法恢复了,而且还可能出现其他严重的症状,最好能住院尽快手术治疗!”张治国教授语重心长的为魏师傅分析着病情。

此时的魏师傅完全不知所措,但是从脸上能看得出魏师傅的内心十分沉重。再三的犹豫后,魏师傅还是听从了家人劝说,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术前影像学资料

张治国教授介绍:“魏师傅所患的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比较罕见,常有家族史。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基因(NF2肿瘤抑制基因)出现了变异,可导致身体多个部位肿瘤生长,从而引发出相应症状,并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较为复杂。最常见的特征表现为颅内两侧前庭神经鞘瘤(也就是常说的听神经瘤),且可伴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或病变。”

魏师傅正是颅内两侧前庭神经鞘瘤,临床上,多数患者起初只是听力下降,然后逐渐丧失听力,还可伴有耳鸣、眩晕、平衡失调、走路不稳等症状。

虽然99%的前庭神经鞘瘤是良性的,但是因为该肿瘤发生在桥脑小脑角(CPA)区域,毗邻脑干、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等,肿瘤的生长往往压迫这些重要的组织、神经结构,不仅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症状,而且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魏师傅手术的难点也在于此,术中张治国教授凭借多年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经验,高超的手术技巧,以及术中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先进设备的辅助下,成功为魏师傅全切肿瘤,并且很好的保护了神经,保障了魏师傅日后的生活质量。

鉴于魏师傅所患的这种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并且还可能引起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或病变。所以张治国教授特别嘱咐魏师傅,一定要定期复查,最好也能给儿子做个基因检查,看看是否有遗传,毕竟孩子还在上大学,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