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时候大家就需要看一眼成分就知道产品的保湿程度,和基本功能的技能啦。保湿剂就是护肤品中可以保湿的成分,分为亲水性和亲油性。

hello,姐妹们,之前答应给大家出的如何判断这个护肤是否符合自己的手把手保姆教程,现在来啦!

我们准备购入一组护肤品,或者单支精华,面霜的时候,常常是先通过某个推荐初步了解到这个单品,再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后下单。

于是大家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想买强保湿,但是使用后感觉好一般;想买清爽收敛水,使用后完全不收敛;想买抗氧化的精华,使用起来感觉不到太大的效果。

我们开始有很多问号,要怎么挑护肤品呢?网上的推荐到底可信吗?怎么样买护肤品才不踩雷呢?怎么初步就判断这个护肤品应该适合自己呢?

这个时候大家就需要看一眼成分就知道产品的保湿程度,和基本功能的技能啦!初步判断这个产品适不适合自己,这样就不会轻易踩雷~

大家别看成分两字就直接劝退了哈,绝对是可以一眼就看懂的教程,我们速速开始吧!

认识成分基础分类

首先我们要知道护肤品一般含有这4大类的成分:

保湿剂

封闭剂

功能性成分

辅助性成分

保湿剂

保湿剂就是护肤品中可以保湿的成分,分为亲水性和亲油性。

亲水性可以吸收产品中大部分的水,这个感觉就像是海绵,不仅仅可以吸附产品中的水分,涂抹在脸上也可以轻微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让肌肤保湿湿润。亲水性的保湿剂我们一般就称为“保湿剂”。

常见的亲水性保湿剂有:甘油、胶原蛋白、糖醛酸及维生素B5,玻尿酸。

常见的含亲水性保湿剂的护肤品是各种保湿水化妆水

亲油性则扮演锁水的功能,在脸上形成薄薄的保护膜,降低肌肤水分分散过快,我们一般称亲油的保湿剂为“柔润剂”。

常见的亲油性保湿剂有:荷荷巴油、小麦胚芽油、葵花油等一些质地比较轻薄的油。

常见的含亲油性保湿剂的护肤品,乳液脂状精华(雅顿金胶粉胶)

封闭剂

本来封闭剂是在护肤品中统称油相的物质,亲油性的保湿剂其实也属于油相,但是后来保湿剂亲水性和亲油性分开后,封闭剂的概念变成相对比较厚重的油脂。厚厚的油脂并不会被肌肤吸收,在肌肤上形成封闭性防水膜,让水分更难发散。

一般封闭剂存在于面霜类比较多,封闭剂越多,质地就越厚重,也就越难推开,所以油皮和混油皮是不太适合含有大量封闭剂面霜的,容易闷着长痘。

(示意图)

一般在配料表上,它也属于“柔润剂”。

常见的封闭剂有:

如何分清它是亲油性保湿剂还是封闭剂呢?

一般植物油提取的,比如说“牛油果树提取物”,是质地比较轻薄的亲油性保湿剂(除了上面图的那俩),那种言简意赅,叫“xx酯”“xx醇”,很像矿物质提取的名字很有可能是质地偏厚的封闭剂。

这个判断不是绝对哈,帮助快速判断,实在想要确定,可以在透明标签(下面会说到)中点击疑惑的成分,会有详细的成分百科。

功能性成分

就是这瓶护肤品所附加的各种功能,比如抗氧化消炎舒缓屏障修复等等。

常见的美白成分:苯乙基间苯二酚(Symwite 377),熊果苷,曲酸,传明酸,烟酰胺等。

常见的抗氧化成分:维生素c极其衍生物,维生素E(生育酚),多酚,虾青素等。

常见的消炎舒缓,屏障修复的成分:神经酰胺、辅酶Q10、氨基酸、维生素等。

辅助性成分

就是添加的表面活性剂,香精,色素,防腐剂,增稠剂,帮助产品各个成分融合度更好,更香,增强黏腻感等等,让这个产品更好的展现出来的一类成分。

虽然它们一般在护肤品里,成分比重偏小,但是可以从辅助性成分中看出这个产品的安全性,特别是一些表面活性剂,溶剂(例如乙醇),比较容易刺激致痘。

下载辅助神器

知道大概的分类以后,要大家直接看成分表,也看不太懂到底谁是谁,于是我们要借助一个看成分的神器——透明标签美丽修行。(两个是差不多的,可以两个一起下,也可以随机选一个)

这个app会将你想要知道的产品所有成分,和成分作用成分安全性成分活性都列举出来,即使对这些化学物质弄不明白的姐妹,也能轻松将他们分类。

我们随便列举一个产品,就拿我准备购入的欧莱雅小黑瓶来说(不是推广,请放心阅读),商家宣传语是年轻肌肤的初抗老,维稳修复和促进肌底细胞更新。

(来源某宝)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成分。

6个保湿剂和3个抗氧化成分,还有一个少量的美白成分,和一个去角质的成分,它的确做到了年轻肌肤的抗氧化,补水保湿也做到了,一点点去角质的成分也的确可以促进细胞更新。

但是衰老和抗氧化并不是对等的关系,这里有点偷换概念了,衰老的原因不仅仅只有氧化,还有日晒等。

大量的保湿剂和少量且不是厚重的柔润剂,我们可以得出,这款精华,干皮油皮都可以用,做为基底基础保湿的效果还不错

由此可见,知道成分以后我们能基本了解这个产品的作用是否与宣传词汇有矛盾和冲突,不再随意被“种草”。

这款精华有美白的成分,为什么它不是一款美白的精华?这就涉及到一个成分添加量的问题,一款产品的成分表中有这个成分,它能发挥多少作用,就完全取决于它在这款产品的添加量。

初步判断成分添加量

根据《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注产品的全成分表。添加量大于1%的成分,必须按照添加量,从大到小排序。添加量低于1%的成分可以自由排序。

防腐剂的添加量不能超过1%,所以很多时候,防腐剂在我们眼中是一个刻度尺的存在,按照顺序,当出现防腐剂的成分后,防腐剂后面的成分的添加量,要么等于1%,要么小于1%。

很多商家宣传的核心成分,在成分表中的排序其实非常靠后,添加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抛开剂量谈功效,一样是耍流氓。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添加量小于1%的成分,就以为它没有发挥作用,国家规定像寡肽-1(EGF)、视黄醇(A醇)、苯乙基间苯二酚(Symwite 377)、玻尿酸(透明质酸)这些有效且刺激性大的物质最大添加量一定要低于1%,也可以作为刻度尺。

学会了分辨成分分类和成分浓度以后,我们就有非常简单的看成分3步骤:

1.先找1%的刻度线,从刻度线往上看,添加量比较多的成分,保湿剂们的组成,是清爽还是厚重。

多亲水,少油相为清爽基础保湿;少亲水,多油相为厚重保湿锁水。

2.寻找功能性成分,且看添加数量和排放位置,确定产品的功能。

3.看辅助性成分,是否有刺激,是否质地过黏腻(添加增稠剂的量)确认产品安全性。

我靠着简单的3步,再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分析下面的这个成分表。

刻度线是第6位作为防腐剂的苯氧乙醇,量最多的亲水性保湿剂是甘油,前5个里还有两个硅类封闭剂,两个溶剂,硅类封闭剂相比起其他封闭剂,质感更顺滑一些,没有常规封闭剂厚重。

其他没有超过1%的还有一些保湿剂和辅助性成分,没有刺激的成分,还增加了一些抗炎剂和抗氧化剂的功能性成分。

所以这一瓶面霜,是多量亲水性+两种封闭剂+少量抗炎剂和抗氧化组合,质地应该顺滑清爽,是比较适合油皮混油皮的面霜。

成分表小测试

这样看下来,是不是还不算太难?本Lara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我随机给大家看看成分表,你来猜猜是不是适合自己的产品吧!

1

小提示:这是一个晚霜。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刻度线在视黄醇的位置。2.刻度线往上有4个油相1个亲水性保湿剂。3.有4个知名抗氧化剂。

它是露得清A纯保湿晚霜,适合干皮抗氧化。

2

小提示:这是一个精华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刻度线在防腐剂上。2.大量的亲水保湿剂,只复配两个油相。3美白成分挺靠前的。

它是雅漾清透美白精华乳,适合干油皮美白的乳状精华。

最后,了解成分,是了解护肤品的基础,知识点比较多(容易忘记的话就点点收藏~),需要各位姐妹知道,不管买什么护肤品,心里都有一些底,不会轻易被一些“微商”“三无”“网红”产品们天花乱坠的功效蒙蔽了双眼。

大家也不用担心,好用的产品以后会继续慢慢和大家分享,我相信很多姐妹还是喜欢抄作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