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曆代帝王,死後都會有諡號。所謂諡號,是指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始於西周。而在諡號中,“高皇帝”一般則是專用於開國皇帝的諡號,如劉邦便是漢高帝,蕭道成便是齊高帝,李淵便是唐高帝。

在三國時期,曹操是魏國的奠基者,曹丕則是魏國的開國皇帝。然而,曹丕卻給了曹操“武皇帝”的諡號,故而曹操是魏武帝。曹丕死後,其子曹叡繼位,尊曹丕的諡號爲“文皇帝”,故而曹丕是魏文帝。

而同樣是在魏明帝曹叡時期,“高皇帝”的諡號才被加封給了曹氏的一名先祖。至此,魏高帝這一諡號已正式出現。那麼,被曹叡加尊爲“高皇帝”的這位先祖,究竟是何人呢?他又有什麼資格被尊爲魏高帝呢?

根據司馬彪《續漢書》所載:“太和三年,追尊騰曰高皇帝。”太和是魏明帝曹叡的年號,太和三年則爲公元229年,騰則爲曹騰。因此,被加尊爲“高皇帝”之人,便是曹騰。故而,曹騰便是魏高帝。

曹騰此人,是宦官出身。根據《三國志·武帝紀》所載:“桓帝世,曹騰爲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因此,曹騰是曹操之父曹嵩的養父。論輩分,曹操是曹騰之孫。

事實上,曹騰雖是宦官出身,但與當時大多數專權謀私的宦官卻大不一樣。根據司馬彪《續漢書》所述:“騰字季興,少除黃門從官。永寧元年,鄧太后詔黃門令選中黃門從官年少溫謹者配皇太子書,騰應其選。太子特親愛騰,飲食賞賜與衆有異。順帝即位,爲小黃門,遷至中常侍大長秋。在省闥三十餘年,歷事四帝,未嘗有過。好進達賢能,終無所毀傷。”

由此可見,曹騰此人,以進達賢能著稱,而絕非弄權結黨之輩。正因如此,曹騰才深受東漢四代帝王所信任。或許正是出於對曹騰此點的膜拜,曹操之父曹嵩才甘願成爲曹騰的養子。而曹操也正是在曹騰的庇護下,才得以迅速登上東漢政治舞臺。

因此,若論曹魏政權最初的起源,曹騰也可謂是功不可沒。因此,魏明帝曹叡加尊曹騰爲”高皇帝“,也是情理之中之事。除此之外,魏國還有一位魏太帝,是魏文帝曹丕在黃初元年追尊其爺爺曹嵩所加的。

綜上,從曹騰歷曹叡,共有五代君王,具體爲:魏高帝曹騰,魏太帝曹嵩,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而曹魏政權自曹叡之後,日益江河日下,很快便被司馬氏所篡。至此,曹氏的帝王之業,也最終走上了盡頭。

本文是原創內容,如果大家覺得對您有所幫助,還請各位多多收藏、留言並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