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岁的孩子喜欢幻想,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也会把事情的发生与自己的意愿联系起来,相信物体和自然现象跟人一样有情绪思维,会以神奇魔力来看待很多事情。父母要注意拓展孩子的兴趣,增添幽默的情境,培养孩子的幽默能力,能够为他日后生活中排除紧张和困扰。

成长是孩子的必修课,而心理的健康成长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心理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了解孩子心理的成长规律,做出合理又合时宜的干预,是每个父母所必须了解的。

下面我们一同来看一下孩子心理成长都有哪些“黄金时期”?

一岁:培养安全感

一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虽然此时孩子尚不会表达,但他们的感觉和感受是十分敏感的。而此时父母该做的是在他们身边,注意他们的举动,逗他们开心,和他们说话,以及给予孩子拥抱,抚摸等刺激。让他感知到自己是安全的,是有人疼爱。培养起他的信赖感和幸福感。

二岁:培养幽默感

“幽默感”能够彰显人格的魅力,两岁半是培养孩幽默感的最佳时期。此时孩子你能够区分自我和他人,开始融入了人群中。别人笑的时候,他也会跟着笑。当他和成人及小朋友们在一起时会主动向他人微笑,以此作为和他人交流的方式。父母要注意拓展孩子的兴趣,增添幽默的情境,培养孩子的幽默能力,能够为他日后生活中排除紧张和困扰。

三岁:培养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力萌芽发生在他三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来源于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特质,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机会启发他,潜能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让孩子去编故事、画彩笔图、揉泥巴,并给予他鼓励是培养创造力的好方法。另外,可以给他讲故事时故意不讲结尾,让他自己来编等都能很好地启发孩子的创造力。

四岁:培养语言表达力

四岁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变得爱说话,注意不要嘲笑孩子语言使用上的错误,否则孩子会因为害怕说错而感到焦虑,甚至会出现结巴或不肯说话的问题。你可以用正确的说法重述一遍他的话,但不要特意强调孩子的错处。四岁也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年龄。孩子会有有着无穷无尽的“为什么”。这时的父母要有耐心,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五岁:培养亲子关系

五岁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格外爱恋妈妈,喜欢让妈妈开心,听妈妈的话,渴望得到妈妈的赞扬和肯定。认为妈妈和自己心连心,有时候会误以为妈妈知道他的所思所想。当他跟妈妈说话的时候,常常没有足够的耐心把该说的话全都说出来,然后又倒过来生妈妈的气,因为妈妈没有听明白他想要说什么。所以,此时妈妈要有足够耐心,思维也要快。

六岁:关注内心矛盾

到了六岁时,孩子世界的中心变成了他自己。开始打破旧的平衡,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世界。一方面喜爱妈妈、需要妈妈,离不开妈妈的挚爱与接纳;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己能够独立起来,因此常常又会推开妈妈,搞得不管是自己还是妈妈都十分挣扎。当孩子大发脾气或者母子间将要出现大麻烦的时候,爸爸就要登场亮相,往往能解救全家于水火。

七岁:培养抽象思维

七岁的孩子喜欢幻想,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也会把事情的发生与自己的意愿联系起来,相信物体和自然现象跟人一样有情绪思维,会以神奇魔力来看待很多事情。抽象思维的发展,使孩子既可以看到物体之间的相同之处,也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能明白容器形状的改变并不会造成量的改变,开始理解数量的意义。

八岁:注重思维、语言的活跃性

八岁的孩子思维和语言全面发展,判断能力增强,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得出一定的结论,做简单的演绎推理。另一思维层面的改变是:孩子不再像过去一样相信万物有灵,而是认识到大自然的客观力量;在语言方面典型的八岁孩十分健谈,且已经能够分得清幻想和现实。

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黄金时期”,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