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皇帝,能讓世人記住的帝王還真不多,要麼像秦王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一般以文治武功爲世人敬仰;要麼如康乾盛世一般以太平盛世爲世人稱道;要麼就如隋煬帝一般遺臭萬年。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皇帝,他生下來時就傻乎乎的,長大後智商也就只比白癡稍稍高一些。他就是司馬炎之子,西晉第二個皇帝,晉惠帝司馬衷。

《晉書·惠帝紀》載,有一年饑荒,百姓無糧可食,只能挖野草,喫樹皮,很多百姓餓死。消息傳到宮中,晉惠帝心裏想爲百姓做點什麼的,所以他冥思苦想後提出一個解決方案:“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這個癡呆的傻皇帝,他沒有一點點的生活常識,他不知道糧食都沒得喫了,哪裏還有肉糜喫?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從小癡呆的傻小子,竟然順順利利的當上了皇帝,而且他是真的癡,真的傻,所以這個傻皇帝最終成爲各方勢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花瓶擺飾,西晉的“八王之亂”乃至最終的分崩離析,司馬衷的登基便是開始。

那麼,司馬炎爲什麼非要把這江山傳給司馬衷呢?

封建宗法制度中有“立嫡不立賢”的說法,司馬炎的嫡長子早逝,所以二子司馬衷即太子位。司馬炎看這兒子有點傻,本也想換個太子,但是皇后楊豔聽聞後,便已“立嫡不立賢”的組訓大加勸阻,司馬炎耳根子一軟,便廢了這個想法。規矩是別人定的,江山卻是司馬家的,司馬炎只因婦人之見就放心把江山託付給一個傻子?那倒未必。

司馬炎對傻兒子還是有考驗的。有一次,他把司馬衷太子宮的大小官屬全部支開,然後派人送了一封密函給司馬衷決斷,想考驗司馬衷在沒有官吏幫忙作弊情況下處理政務的能力。太子妃賈南風一看便知公公的用意,這份答卷交不好,萬事皆空。她慌忙叫宮中的太監們幫忙答題,七拼八湊的寫滿了典故和成語。

此時一個叫張泓的太監說,太子學習不好是人所共知的事,如此旁徵博引皇帝看了一定知道不是出自司馬衷之手,不如就事論事,別寫那麼好。賈南風覺得有理,邊讓張泓按他的想法寫下來,然後讓司馬衷抄了一遍。司馬炎看後果然大喜,並大朝中大臣說:你們看,這傻小子還是有接班的能力的嘛!

不過,僅憑這一次事件就斷定司馬衷有處理政務的能力,大臣們並不一定會相信,司馬炎可能更不會相信,作爲帝王,自己兒子的能力如何,自己心裏還每個數麼?但是他必須要演這麼一出堵住大臣們的口,因爲他想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

司馬遹的母親姓謝,本是晉武帝司馬炎後宮的才人,也就是司馬炎的後宮嬪妃了。後來十歲的太子即位,司馬炎便把謝才人送給司馬衷,想讓謝才人教會傻兒子牀笫之歡,後來謝才人便生下了司馬遹。所以,這司馬遹可能並不是司馬炎的孫子,而是他的兒子。司馬炎想要直接把皇位傳給司馬遹可能困難重重,但是先傳給司馬衷,再有司馬衷傳給司馬遹,倒未嘗不可。所以,最關鍵的原因,可能在此。

不過,天算不如人算,司馬炎的兒媳婦賈南風可是個厲害角色,她不僅把司馬遹給滅了,還攪的西晉天翻地覆,不知司馬炎泉下有知,會不會悔恨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