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財經》文/林妍

去年末,權益類基金髮行步入快車道。迅猛的發行速度造就了許多新基金,這些增量資金的快速建倉爲股市注入了新動力。但《號外財經》注意到,由於今年2月份以來股市持續調整,使得次新權益基金出師不利,其中中融旗下兩基金跌逾20%。

《號外財經》據Wind數據統計,去年四季度共有179只基金成立,募集份額逾2070億元,遠超去年二、三季度的募集總量。按規定,新基金建倉期不得超過6個月,但在今年以來股指節節攀高推動下,去年四季度成立的次新基金紛紛火速建倉。

據統計,去年11月份共有57只權益基金成立,時至今日,這57只權益基金成立滿一年,即一週歲了!這57只基金成立一年來平均回報率爲-13.83%。其中,有7只基金逆市正收益,佔比爲12.28%;15只基金近一年復權單位淨值下跌幅度超過20%,包括中融基金旗下的兩隻次新權益基金。

具體來看,2017年11月16日成立的富國精準醫療靈活配置混合,截至今年11月28日單位淨值爲1.1398元,成立一年回報率爲13.98%,是表現最好的次新基金;而中融基金旗下的兩隻次新權益基金成立以來下跌幅度超過20%。

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A、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C均於2017年11月16日成立,截至今年11月28日單位淨值分別爲0.7889元、0.7863元,成立以來回報率分別爲-21.11%、-21.37%。

《號外財經》觀察了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近三個季度的倉位數據,基本保持了80%左右的高倉位。其中一季度末股票市值佔基金淨資產比例爲86.71%,二季度末股票倉位爲78.69%,三季度股票倉位爲79.71%;與此同時,該基金三季度末現金佔淨值比達到19.40%,一季度、二季度此比例分別爲13.70%、21.91%。

“雖然市場經歷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估值也逐步體現一定的吸引力,但目前多項不確定性因素仍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困擾港股市場,我們認爲市場尚不具備出現趨勢性的反轉機會的條件。但縱觀歷次熊市,不乏可積極參與的反彈機會,我們認爲四季度市場有可能迎來一個短期的反彈窗口。”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三季報稱,“操作策略上,仍以防禦性策略爲主,控制組合倉位並分散持股,避免個股大幅下跌拖累組合淨值。”

實際上,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基金股票前10持倉集中度(佔淨值比)出現下降,三季度末前10持倉集中度爲32.27%,與一季度、二季度的前10持倉集中度39.06%、36.35%相比,有明顯下滑。

《號外財經》認爲,正因爲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基金建倉速度快,使其在震盪行情中喫虧。今年低倉位策略對於股基是有效的,因爲今年大多數的板塊是下跌的,持有不同板塊的股票多數會受到股市下跌的影響,低倉位基金可以有效規避市場調整壓力。在建倉期基金經理會避免短期加倉太多,避免基金淨值產生較大波動或回撤,大部分基金經理可能會選擇階梯式加倉方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